《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5單元 定量研究化學反應 到實驗室去 探究燃燒的條件教案 新版魯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化學上冊 第5單元 定量研究化學反應 到實驗室去 探究燃燒的條件教案 新版魯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五單元 到實驗室去 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自行設計并動手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完成一系列促 進燃燒或阻止燃燒反應的實驗,初步體會控制化學反應的一般思路。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1)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動手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培養(yǎng)對自然科學的興趣和激發(fā)探索自然知識的欲望。
【教學重點】
(1)設計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教學難點】
(1)實驗方案的設計
【課前準備】
多媒體、實驗所需要的器具,學生可能會選用的器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自那些茹毛飲血的
2、祖先用笨拙的雙手,把一塊塊獸肉烤出第一縷香煙時,火成了人類進步的動力,我們再也無法與之分開。
那么,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呢?
二、新課學習
探究燃燒的條件
明確任務
1. 自行設計并動手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
2. 通過完成一系列促進或阻止燃燒反應的實驗,初步體會控制化學變化的一
般思路。
做好準備
本次實驗對學習第六單元的內容有很大的幫助,在實驗之前請你先做好以下準備工作:
1. 回顧有關知識和經(jīng)驗
燃燒需要什么條件?
[需要有可燃的物質,要有氧氣,溫度達到一定程度]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滅火方法有哪些?
[土埋、吹滅、澆水、封閉等]
怎樣才能使爐火燒得更旺?
[通風
3、、粉碎、架空等]
2. 確定本次實驗你想解決的問題
你可以自行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還可以重復或改進下面3個實驗。
3. 準備好實驗用品
木條、A4紙、秒表、酒精燈、火柴、試紙、燒杯、坩堝鉗、鋼絲棉、酒精、一瓶氧氣。
友情提示
任何點燃操作和燃燒過程都可能因操作不當而帶來危險,在動手操作前務必思考可能存在的危險以及如何防范意外的發(fā)生。
動手實驗:
1. 分別嘗試點燃浸過酒精和水的木條
取一根木條,將其一端浸入燒杯中的酒精里約10 s,用試紙輕輕擦拭后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取另一根木條,將其一端浸入燒杯中的水里約10 s,用試紙輕輕擦拭后,也嘗試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
操作
4、現(xiàn)象
結論
點燃浸過酒精的木條
木條燃燒
酒精能燃燒,水不能燃燒,酒精是可燃物
點燃浸過水的木條
木條未燃燒
結論:酒精可以燃燒,而水不可以燃燒
(1)你認為上述實驗探究的燃燒條件是什么?該實驗能否達到這一探究目的?
[是否可燃,可以達到實驗目的,但時間的掌控要好]
(2)你有自己的實驗方案嗎?你的方案與本實驗相比有什么優(yōu)點與不足?
[可以用同大小的石塊與煤塊進行點燃對比探究。此方案對時間要求不高,排除了時間長木條燃燒的可能。]
2.“紙船燒水”
取一張A4紙,裁成兩半,折成兩只同樣的紙船。將一只紙船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上,用酒精燈加熱,記錄紙船從開始加熱到燃燒需要的時間
5、。
向另一只紙船中小心注入約一半的水,放在上述鐵圈上加熱,記錄該紙船從加熱到燃燒需要的時間。
注意:
1.在操作時,紙船可以用手扶著
2.水不要加的太多,只要能浸濕船底即可。
3.紙船燃燒后,立即將紙船放入盛水的燒杯中
參考視頻:紙盒燒水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加熱紙船
紙船很快燃燒
水使紙船的溫度降低了
加熱盛有水的紙船
很長時間才能部分燃燒
結論:燃燒需要使可燃物達到一定的溫度(著火點)
上述實驗能否證明燃燒需要使可燃物的溫度達到著火點?你有更優(yōu)化的實驗方案嗎?
[可以]
[優(yōu)化方案:如圖,燒杯中放80℃熱水,兩個試管中分別入白磷和紅磷,按圖組裝,觀察現(xiàn)象
6、
紅磷不燃燒,白磷可燃燒]
同學們也可用其它方案。
3. 分別嘗試在空氣中和氧氣中點燃鋼絲棉
用坩堝鉗夾持一團鋼絲棉,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至紅熱。將鋼絲棉迅速插入氧氣中(瓶底需盛水或鋪沙子),觀察現(xiàn)象。
注意:
實驗要成功關鍵要做到兩點:
1.集氣瓶底要預先盛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以防止瓶底炸裂。
2.火柴即將熄滅時再將其迅速的伸入集氣瓶中,且不能觸及集氣瓶內壁。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在酒精燈的火焰上灼燒鋼絲棉,然后迅速插入氧氣瓶中
鋼絲棉在空氣中灼燒變紅熱
鋼絲棉燃燒需要純凈的氧氣
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分析上述實驗現(xiàn)象,你對燃燒條件有哪些新的理解?
[是否
7、燃燒與氧氣的濃度有關,在空氣中不燃燒的物質,當氧氣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可以發(fā)生燃燒。]
我們試卷從微觀的視角認識化學變化。
如圖:鋼絲棉在空氣中燃燒時,由于氮分子比氧分子要多,所以氧分子與鐵原子的相遇機會就少,就很難發(fā)生化學反應,當鋼絲棉在氧氣中燃燒時,鐵原子只與氧分子接觸,就容易發(fā)生化學反應。
反思交流:
1. 通過本次實驗,你對燃燒條件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改變氧氣的濃度,也可以促進或抑制燃燒。改變反應物的濃度,也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2. 當我們對某一個燃燒條件進行探究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才能保證實驗的可靠性、結論的科學性?
[控制實驗變量,實驗中只能有一個變量]
3. 你
8、能想出多少種熄滅蠟燭的方法?這些方法分別破壞了燃燒的什么條件?
[用嘴吹滅,用水澆來,用燒杯扣滅
降低溫度,降低溫度,隔絕空氣或氧氣]
拓展實驗:用杯子罩燃燒的蠟燭
操作
現(xiàn)象
結論
點燃兩支同樣的蠟燭,其中一支罩上玻璃杯
罩上玻璃杯的蠟燭很快熄滅
燃燒需要氧氣
結論:可燃物燃燒需要與氧氣或者空氣接觸
拓展實驗:燒不壞的手帕
同學們可以親自探究。
參考視頻:燒不壞的手帕
結論:燃燒時的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小結:物質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1.物質必須具有可燃性
2.可燃物要與空氣(氧氣)接觸
3.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同理,滅火的原理有:
(1)清除可
9、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課堂練習:
1.要將桌上燃著的酒精撲滅,宜采取的措施是( D )
A.用水潑滅 B.投入冰塊冷卻降溫
C.用扇子扇滅 D.用濕抹布或沙子蓋滅
2.在日常生活中,將火柴劃燃后使火焰朝上,豎直火柴,火柴不易燃燒的原因是( B )
A.氧氣不足
B.沒有達到燃燒所需要的溫度
C.沒有和空氣充分接觸
D.火柴燃燒所需要的溫度太高
3.滅火時往可燃物上噴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B )
A.隔絕空氣
10、 B.降低溫度
C.使水分解 D.使水變成水蒸氣以揮發(fā)
4.某同學在研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時,做了下圖所示的實驗;把一條粗金屬絲繞成線圈罩在一支蠟燭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滅了。對這一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金屬線圈內的氣體溫度升高了
B.可燃物的溫度降到了著火點以下
C.金屬絲有良好的導熱性
D.若預先將金屬絲加熱,蠟燭就不會很快熄滅
課堂小結:
本節(jié)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1.燃燒需要三個條件:
(1)可燃物;
(2)氧氣(或空氣);
(3)達到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也叫著火點)。
2.滅火
11、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其他物品隔離;
(2)隔絕氧氣(或空氣);
(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
【板書設計】
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
1.物質具有可燃性 → 1.隔離可燃物
2.與氧氣充分接觸 → 2.隔絕氧氣
3.溫度達到著火點 → 3.降溫到該物質的著火點以下
(三個條件同時具備) → (破壞燃燒所需的條件)
【作業(yè)布置】
1. 從生活中尋找能讓可燃物更好燃燒的方法
2. 從生活中找到其它的滅火方法,分析滅火的原理
【教學反思】
在學生獨立探究前,考慮到學生對科學探究的過程不是很明確,因此,我以選擇木條和石
12、塊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借此讓學生明確探究的過程:設計方案、控制好變量進行實驗、依據(jù)現(xiàn)象獲得結論。在共同完成的這一探究的引領下,讓學生有目的、有方向地進行實驗,從學生交流的情況可以看出學生確實有所收獲:既體會到了探究過程和樂趣,也能通過探究明確控制條件可以控制化學反應,還可感受到小組互助合作、集思廣益的好處。
本節(jié)課是讓學生通過探究活動,歸納出燃燒需要的條件,進一步加深對科學探究的理解,初步體會控制條件對于控制化學反應的重要性。基于以上考慮,我通過油鍋起火這一生活現(xiàn)象,激發(fā)學生對燃燒條件的猜想,進而自己設計并動手實驗,探究歸納出燃燒的條件;親身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樂趣,體會對比實驗中控制變量的重要
13、性,并能客觀公正的評價實驗方案。通過分析鐵絲在不同濃度氧氣中燃燒的現(xiàn)象,加深對燃燒條件的理解,認識到改變可燃物與氧氣接觸的機會,可以促進或抑制燃燒,體會改變反應物濃度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進而感受控制反應條件可以控制化學反應。整節(jié)課就是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明確燃燒需要的條件,并感受化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