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

上傳人:滄****B 文檔編號:253368721 上傳時間:2024-12-12 格式:PPTX 頁數(shù):36 大?。?.24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_第1頁
第1頁 / 共36頁
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_第2頁
第2頁 / 共36頁
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_第3頁
第3頁 / 共3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7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3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阜陽,13,例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病例高度散發(fā),不含有傳染性,可能為感染性疾病,沒有疹子或疹子不經(jīng)典,以“重癥肺炎”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病情進展快速,大部分入院幾小時,-2,天死亡,病因不明,EV71,感染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引發(fā),心肺衰竭,“疫情概況”,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頁,阜陽,死亡病原學判定,4,月,18,,中國,CDC,組織教授組,流行病學,臨床資料,試驗室檢測,EV71,是此次疾病主要致病原,證實,4,月,23,日,分析判定病原和試驗室檢測方向為,=HEV71,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2頁

2、,手足口病第,38,種需上報傳染性疾病,.05.02,手足口病皮疹分布,1.,頰粘膜和手指,;2.,手掌,3.,足底,4.,唇粘膜,5.,咽峽炎,1,2,3,4,5,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3頁,年中國大陸手足口病匯報人數(shù),總共匯報,489073,例病例,發(fā)病率為,37.01/100,000,嚴重病例,1165,例,占匯報病例數(shù),0.24%,死亡,126,例,死亡率為,0.0095/100,000,,死亡病例占總病例,0.26,傳染病疫情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統(tǒng)計分析,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4頁,人腸道病毒介紹和分類,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組員,主要在腸道內(nèi)復制,但

3、可感染各個系統(tǒng)和器官。,單正鏈無包膜,RNA,病毒,,RNA,有感染性。,小球形病毒(,30 nm,),,20,面體對稱結構。,衣殼有,VP1-VP4,四種蛋白,,VP1-VP3,分布在表面,,VP4,與內(nèi)部,RNA,結合,。,與鼻病毒不一樣是,,它們在酸性環(huán)境中穩(wěn)定。,在胞漿增殖,有顯著,CPE,,破胞釋放。,引發(fā)各種疾?。?麻痹性疾病、無菌性腦膜炎、心肌損傷、手足口病,結膜炎,皮疹等,。,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5頁,Courtesy of Linda M.Stannard,University of Cape Town,S.A.h,30nm,二十面體對稱,無包膜,人腸道病毒毒粒結構,手

4、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6頁,脊髓灰質炎病毒,:經(jīng)過將標本接種至猴子體內(nèi),,19,首次判定出該病毒,1949年,利用細胞培養(yǎng)方法增殖病毒,為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礎。,柯薩奇病毒,:,1948年,在美國紐約,Coxsackie,鎮(zhèn),將兩名麻痹患兒標本接種至乳鼠體內(nèi),分離出來一組病毒定名為柯薩奇病毒。依據(jù)它們在乳鼠上產(chǎn)生組織病理學改變和在細胞培養(yǎng)上能力,分為柯薩奇病毒,A,組和,B,組。,??刹《?:,1951,年,在一名無癥狀兒童糞便標本中分離到,在細胞培養(yǎng)上能夠造成致細胞病變,但對乳鼠和靈長類動物不致病。,新腸道病毒,:,以后,,新發(fā)覺病毒被按照序號命名(,6971,),最近,已經(jīng)命名至,102,

5、型,人腸道病毒發(fā)覺歷史,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7頁,人腸道病毒傳輸方式,糞,-,口路徑傳輸,:,唾液與糞便,呼吸道傳輸,:,空氣飛沫,接觸傳,播,:,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8頁,環(huán)境原因影響經(jīng)水傳輸病原體,河流,海洋,排毒,水,海產(chǎn)品,污水處理廠,休閑、娛樂,直接、間接接觸(院內(nèi)),澆灌,盤子,門把手,洗,針對 脊灰病毒、,NPEV,、,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甲肝,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9頁,手足口?。?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為全球性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域都有流行報道。,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匯報,新西蘭,Seddon,于,1957,年最

6、早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從患者糞便和咽拭中分離出,CoxA16,,同時患者血清抗體有四倍增加,初步查明,CoxA16,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HFMD,在全球廣泛流行,無顯著地域分布。,之后世界各地均經(jīng)常發(fā)生由各型柯薩奇、埃可病毒和,EV 71,引發(fā)手足口病流行。,發(fā)燒,不適,咽喉腫痛,口腔、手、腳側面及掌心、屁股出現(xiàn)小泡,傳染性極高,病程約,1,周,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0頁,HFMD,病原,手足口病可由各種腸道病毒所引發(fā),其中包含,CoxA5,A10,A16,A19,EV71,以及部分??刹《竞涂滤_,奇,B,組病毒,以,CoxA1

7、6,和,EV71,最為常見,傳輸路徑,:,糞,-,口路徑傳輸,:,唾液與糞便,;,呼吸道傳輸,:,空氣飛沫,;,接觸傳輸,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皰疹破潰后病毒排出。,HFMD,為全球性傳染病,在全球廣泛分布,無顯著地域分布,但,近年,EV71,在東南亞一帶流行,引發(fā)較多重癥和死亡病例。,在,80,年代和,90,年代,中國手足口病流行主要以,CoxA16,為主,,年,,CoxA16,和,EV71,共循環(huán)引發(fā)手,足口病暴發(fā),EV71,在大部分省市為優(yōu)勢病毒。,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1頁,腸道病毒,CoxA16,1957,年在加拿大首次匯報,HFMD,,新西蘭,Seddon,于,1957,年最早

8、加以描述,,1958,年加拿大,Robinson,從患者糞便和咽拭中分離出,CoxA16,,同時患者血清抗體有四倍增加,初步查明,CoxA16,為本病病原;,1959,年提出,HFMD,命名,之后世界各地均經(jīng)常發(fā)生由各型柯薩奇、??刹《镜纫l(fā)手足口病,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2頁,屬于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A,組腸道病毒。,1972,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1974,年,Schmidt,等首次發(fā)表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例含有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患者(,19691973,年)中分離到,EV71,。,隨即,世界上眾多國家都有,EV71,流行報道。,EV71,感染可引發(fā),H

9、FMD,、皰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炎、腦膜炎和脊髓灰質炎樣麻痹,但更多情況下是產(chǎn)生隱性感染。同脊灰病毒相同,,EV71,對脊髓前角細胞含有一定組織嗜性,是最常見引發(fā)急性遲緩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非脊灰腸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EV71,潛伏期普通為,3,7,天。,感染,EV71,后,患者發(fā)病,12,周內(nèi)可自咽部排出病毒,從糞便中排毒可連續(xù)至發(fā)病后,35,周。,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皰疹破潰后病毒排出。,腸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3

10、頁,即使,EV71,最初分離于具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患者,曾在澳大利亞、歐洲、亞洲和美國引發(fā)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而近年來,,EV71,則多與,HFMD,暴發(fā)相關,并在暴發(fā)中引發(fā)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甚至死亡。,1975,年保加利亞,44,個嬰幼兒死于,HFMD,20,世紀,90,年代后期,,EV 71,開始肆虐東亞地域。,1997,年馬來西亞發(fā)生了主要由,EV 71,引發(fā)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發(fā)病,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紀,1.5,歲。,1998,年我國臺灣省發(fā)生,EV 71,引發(fā)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暴發(fā)流行,在,6,月和,10,月兩波流行中,共監(jiān)測到,12

11、9106,例,重癥病人,405,例,死亡,78,例,死亡病例大多為,5,歲以下兒童,并發(fā)癥包含腦炎、無菌性腦膜炎、肺水腫或肺出血、急性遲緩性麻痹和心肌炎等。,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4頁,人腸道病毒感染普通致病機制,進入路徑,口腔,/,呼吸道,咽喉及下腸胃道,傳輸,扁桃體,、,深層淋巴結,、,腸道淋巴結,微病毒血癥,先天性感染,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臟,肝臟,、,胰臟、,腎上腺,呼吸系統(tǒng),皮膚及黏膜,病毒血癥,神經(jīng)系統(tǒng),抗體產(chǎn)生,、,病毒血癥消失,,,病毒感染癥狀改進,飛沫、接觸、飲食,肌肉,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5頁,隱性感染多見,極少引發(fā)腹瀉,嬰幼兒、免疫力低下成人易感。,病毒在機體腸道

12、中增殖,,,極少引發(fā)腸道癥狀,是以消化道為原發(fā)灶全身感染。,不一樣人腸道病毒可引發(fā)相同癥狀,同一個人腸道病毒可引發(fā)不一樣臨床表現(xiàn)。,感染過程中形成病毒血癥。,致病特點,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6頁,中國,HFMD,流行,1981,年,我國在上海首次報道了,HFMD,病例,1987,年在中國分離到,CVA16,1995,年以來,我國陸續(xù)在武漢、深圳、上海、重慶、山東和安徽等地,HFMD,患者中分離到,EV71,病毒。,年,山東,發(fā)生了手足口病暴發(fā)流行,,累計,匯報,HFMD,病例,39,,,606,例,其中,14,例病例死亡。試驗室檢測發(fā)覺,EV71,是引發(fā)山東臨沂,HFMD,主要病原,同時

13、還檢測到,Echo3,和,/,或,CVA16,。,年全國出現(xiàn),HFMD,暴發(fā)流行,以,HEV71,為優(yōu)勢,CVA16,還有其它,EV,共循環(huán)引發(fā),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7頁,EV71,毒株各個基因型,/,亞型流行地理和年代分布,基因型,流行地域,流行時間,A,美國,1970,B1,美國、澳大利亞、中國臺灣、匈牙利、保加利亞、日本,19721987,B2,美國、,19811987,B3,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加坡,19971999,B4,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臺灣、日本,1997,B5,馬來西亞,C1,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日本,1986,C2,美國、澳大利亞、日本

14、、中國臺灣、,1995,C3,中國、韓國,1997、,C4,中國、越南、日本、中國臺灣,1998,C5,越南,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8頁,(一)糞便標本,采集病人發(fā)病,7,日內(nèi)糞便標本,用于病原檢測。糞便標本采集量,5,8g/,份,采集后馬上放入無菌采便管內(nèi),,4,暫存馬上,(12h,內(nèi),),送達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久保留標本存于,70,冰箱。,(二)腦脊液標本,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病例,要采集腦脊液標本,進行病原和抗體檢測。采集時間為出現(xiàn)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后,3,日內(nèi),采集量為,1.0,2.0ml,。采集后馬上裝入無菌帶墊圈凍存管中,,4,暫存馬上,(12h,內(nèi),),送達試驗室

15、,,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久保留標本存于,70,冰箱。,(三)血清標本,采集急性期,(,發(fā)病,0,5,天,),和恢復期,(,發(fā)病,14,30,天,),雙份配對血清用于抗體檢測。檢測,IgM,時,采集,(,發(fā)病,7,20,天,),血。靜脈采集,3,5ml,全血,置于真空無菌采血管中,自凝后,分離血清,將血清置于,20,以下冰箱中冷凍保留。,標本采集種類、運輸和保藏,-HFMD,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19頁,(四)咽拭子標本,采集病人發(fā)病,3,日內(nèi)咽拭子標本,用于病原檢測。用專用采樣棉簽,適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兩側扁桃體部位,應防止觸及舌部;快速將棉簽放入裝有,3,5ml,保留液(細胞維持

16、液)采樣管中,在靠近頂端處折斷棉簽桿,旋緊管蓋并密封,,4,暫存馬上,(12h,內(nèi),),送達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久保留標本存于,70,冰箱。,(五)皰疹液,可同時采集多個皰疹作為一份標本,用消毒針將皰疹挑破用棉簽蘸取皰疹液,快速將棉簽放入內(nèi)裝有,3,5ml,保留液(維持液或生理鹽水)采樣管中,在靠近頂端處折斷棉簽桿,旋緊管蓋并密封。所采集標本,4,暫存馬上,(12h,內(nèi),),送達試驗室,,20,以下低溫冷凍保藏,需長久保留標本存于,70,冰箱。,手足口病病原學及其診斷,第20頁,手足口病病例標本采集要求,病人類型,標本類型,采集時間,樣本量,保留,運輸,死亡病例,腦干組織,肺組織等,血液,死亡后,不低于,20,克,血液不低于,2ml,-70C,冷藏,重癥、輕型病例,血清,急性期(,5,天內(nèi)),1ml,-70C,冷藏,發(fā)病后,5,15,天,1ml,發(fā)病,3,周后,1ml,咽拭子,急性期,1ml,糞便,急性期,1,份,皰疹液,有皰疹時,1,份,備注:(,1,)采集新發(fā)或新入院病人相關標本;(,2,)樣品采集時,假如標本需分裝或分地檢測,注意適當增加單份樣品采集量;(,3,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