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8篇 出師表課件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中考語文復習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8篇 出師表課件1(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8篇 出 師 表山西專用 版本及考情(人教九上24課,蘇教九下17課,北師九下二單元;2014、2016年山西已考)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 能裨補闕漏,
2、有所廣益。 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jié)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
3、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一、文學常識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東漢末隱居鄧縣隆中,后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表,臣寫給君主的奏折。公元227年,諸葛亮準備出師伐魏,奪取中原,出發(fā)前給后主劉禪寫了這篇奏折。
4、c b hng zh p wi b qu wi n ji zu 古義:擴大今義:指商店開始營業(yè) 古義:身份低微,見識淺陋今義:指品質(zhì)低劣、下流 古義:痛心和遺憾今義:極端憎恨 古義:降低身份今義:卑鄙下流 古義:感動振奮今義:由衷地感謝 古義:眼淚今義:鼻涕 路 道理 給予 遺留 任務(wù) 成效 判定 談?wù)?做,執(zhí)行 品德、品行 行列,指軍隊 益處 增加 名詞做狀語,親身 方位名詞做狀語,向北 形容詞做動詞,親近;疏遠 名詞做動詞,長草 古時指皇帝死亡 死亡 實在 發(fā)揚光大 動詞,發(fā)揚擴大 適宜、恰當 獎勵 善惡 顯示 因此 明曉、通達 傾覆,衰敗 姑且 奔走效勞 早,早晨 比喻才能平庸 過失 詢
5、問 的原因 用來 介詞,用來 連詞,以致 介詞,因為 介詞,拿 介詞,把 介詞,對 介詞,在 介詞,到 三、成語探源1妄自菲?。哼^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2三顧茅廬: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3作奸犯科:指為非作歹,觸犯法令。4計日可待:可以數(shù)著日子等待,形容為時不遠。5不毛之地: 不生長草木莊稼的荒地。形容荒涼、貧瘠。 四、重點句子翻譯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F(xiàn)在天下分成三個國家,我們蜀漢貧困衰弱,這實在是形勢危急,關(guān)系國家存亡的時候啊。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不應(yīng)該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shù)脑挘灾露氯藗冎倚膭裰G的道路?。?/p>
6、3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后漢傾覆衰敗的原因。4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只希望在亂世中茍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諸侯中做官,揚名顯達。 5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見識淺陋(而嫌棄我),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廬來看望我,拿當世的大事來問我。6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guān)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xiàn)在有二十一年了。7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這是我用來報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職責和本分。8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希
7、望陛下把討伐奸賊、興復漢室的任務(wù)托付給我,如果沒有成效就請懲治我的罪過,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 五、問題探究1諸葛亮向劉禪提出哪些建議,主要陳說的是哪一條,為什么?廣開言路、賞罰分明、親賢遠佞。其中最主要的一條是:親賢遠佞。因為只有做到親賢遠佞、廣開言路,才能為忠諫之言開路,而非為饞邪開方便之門;只有做到親賢遠佞,才能真正做到察納雅言,才不至于忠奸不分,賞罰不明。2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對自己人生有重大影響的哪幾件大事?三顧茅廬 臨危委重任 臨崩寄大事3作者在第五段自敘身世的目的是什么?作者自敘身世,說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表達追念和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深厚感情,也表達了對劉氏父子的忠心耿耿的情感。
8、4賞析“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高度概括了創(chuàng)業(yè)過程的艱難險阻,從而勸勉后主發(fā)憤圖強,復興漢室;也表達了諸葛亮和先帝患難與共的深情。5先帝遺詔中曾說“惟賢惟德,能服于人”,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本意是指惟有賢德才能令人心悅誠服。這正是為君之首,治國之道。這與文中的“親賢臣,遠小人”是一樣的道理。六、文章中心本文以懇切的言辭,針對當時的局勢,反復勸勉劉禪要繼承先主劉備的遺志,開張圣聽,賞罰嚴明,親賢遠佞,以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yè),表達了作者“報先帝”“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興復漢室”的決心。 一、(2016太原綜合測試三)閱讀下面文言選段,完成15題。【
9、甲】于是入朝見威王,曰:“臣誠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蓖踉唬骸吧啤!蹦讼铝睿骸叭撼祭裘衲苊娲坦讶酥^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绷畛跸?,群臣進諫,門庭若市;數(shù)月之后,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者。(節(jié)選自鄒忌諷齊王納諫) 【乙】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
10、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出師表) C 【解析】應(yīng)為“今/天下三分”。 2甲乙文段都是勸說君主納諫,但勸說方式各不相同,鄒忌采用了_的方式,諸葛亮采用了_的方式。委婉勸說(口頭勸說、類比、隱喻、婉諫等)上書直諫偏愛 受蒙蔽 發(fā)揚光大 輕視,小看 4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臣誠知不如徐公美。我確實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2)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實在是(蜀國)危急存亡的時候啊。5進諫難,納諫也難。甲段中的鄒忌和齊威王你更欣賞誰?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說說理由。鄒忌:有勇氣;說話講究技巧,有智慧;有自知之明;忠誠,等。_齊王:胸懷寬廣,有氣度;虛心納諫;有
11、富國強兵的愿望。 二、(2016撫順)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4題?!炯住砍急静家?,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乙】蜀劉禪時,南中諸郡叛,諸葛亮征之,孟獲為南夷所服,七戰(zhàn)七擒,曰: “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眹净?,李順亂蜀,招安使雷有終遣辛怡顯使于南詔,至姚州,其節(jié)度使趙公美以書來迎,云:“當境有瀘水,昔諸葛武侯戒曰:非貢獻征討, 不得輒渡此水;若必欲過,須致祭,然后登舟。今遣本部軍將賚金龍二條、 金錢二千文并設(shè)酒脯,請先祭
12、享而渡?!蹦酥弦男姆?,雖千年如初。嗚呼, 可謂賢矣!【注】孟獲:三國時期,南中一帶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lǐng),曾起兵反叛蜀漢。南夷:古代的少數(shù)民族。國朝淳化中:宋太宗淳化年間。賚(li):賞賜,給予。 D 【解析】“于”都譯為“到”。 2將選文中畫線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在戰(zhàn)事失敗的時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機患難期間我受到委任。(2)乃知南夷心服,雖千年如初。才知道南夷(對諸葛亮)真心服氣,即使過了千年依然像當初一樣(對他敬佩)。3請用兩個四字短語分別概括【甲】【乙】選文中與諸葛亮有關(guān)的故事。三顧茅廬;七擒孟獲。4【甲】【乙】兩文在敘事中飽含感情。從【甲】文中,我們可以
13、看出諸葛亮對先帝的_;閱讀【乙】文,可知南夷對諸葛 亮的_之情。感激(忠心耿耿)敬佩 【參考譯文】三國蜀漢后主劉禪時,南中地區(qū)各郡反叛,丞相諸葛亮率軍征討,反叛首領(lǐng)為當?shù)厝怂宸拿汐@,和諸葛亮打了七次仗,被擒獲七次,最后心悅誠服地說:“先生真是有天助之威,南中之人再也不敢反叛朝廷了?!蔽掖笏纬诖净觊g,李順在蜀地反叛朝廷,招安使雷有終派遣嘉州(今四川樂山一帶)士人怡顯出使到南詔(今云南大理一帶),到了姚州(今云南大姚),當?shù)毓?jié)度使趙公美捧著國書出來迎接,他對辛怡說:“去南詔的路上有條河叫瀘水,蜀漢時武侯諸葛亮先生告誡說:如果不是進貢或征討,就不能渡過這條河;假如一定要過,就必須祭祀,然后才可以登舟過河。現(xiàn)在,我已派本部將士帶金龍二條,金錢二千文并擺下酒肉,請求先祭祀之后再渡河。”由此可見,南夷對諸葛亮心悅誠服,即使是千年之后也仍然和當初一樣。唉,諸葛亮可以稱得上是英明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