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24《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 (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年級語文下冊 第五單元 24《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 (新版)新人教版 (2)(2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4.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走近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在浙江義烏)人。他家境貧寒,但自幼好學。一生刻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于學無所不通”。朱元璋贊許他“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他“當今文章第一”,著有宋學士文集。,主題解說 作者在這篇贈序里,介紹了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學習態(tài)度,通過敘事、議論闡明一個道理:學業(yè)的成就,道德的修養(yǎng),主要是依靠自己的主觀努力,而不取決于客觀的條件。,寫作借鑒 運用對比,突出主旨。,在記敘自己艱苦求學生活時,以主觀上的勤奮與客觀上的艱苦作對比。譬如,寫借的書需“手自筆錄”時,“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寫求師
2、時,師嚴而禮恭,“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寫求學時,不辭勞苦,困難愈大愈見其志堅;寫生活方面,以同舍生若神人的打扮與自己的缊袍敝衣作對比。作者以鮮明的對照,分辨事理,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而在此對比中,又可看出文章錯綜變化,富有波瀾,毫無單調(diào)呆板之感。,文體知識 “序”也稱作“敘”或“引”,有如今日的“引言”“前言”,是說明書籍著述、出版意圖、編次體例和作者情況的文章,也可包括對作家作品的評論和對有關(guān)問題的研究闡發(fā)?!靶颉币话阍谖恼禄驎那懊?,也有在后面的,在后面的稱為“跋”或“后序”。,D,大,言語和臉色,最終,終于,訓斥,呵責,澆洗,光彩照人的樣子,用,因為,連詞,來,把,C
3、,B,跑,行走,借,不真實,熱水,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 (我)曾經(jīng)跑到百里以外,拿著經(jīng)書向當?shù)赜械赖掠袑W問的前輩請教。 (2)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 我站在旁邊侍候著,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下身子,側(cè)著耳朵請教。,8按要求默寫句子。 (1)作者克服“無書”困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渲染了從師求學艱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寫自己生活上
4、艱苦異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怡然自樂,對同舍生的豪華生活毫不艷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 計日以還,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 而不知,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 缊袍敝衣處其間,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D,D,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天氣特別寒冷,硯臺里的墨汁結(jié)成堅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敢放松
5、。 12“不敢稍逾約”表明作者非常守信,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讀到更多的書,如果去掉“稍”,此句的表達效果有什么變化? 如去掉“稍”,守信、不逾約的程度沒有原句強。 13文中是從哪一方面寫“同舍生”的?說說為什么要寫“同舍生”。 主要抓住衣著打扮來寫。因為通過對比突出“余”的求學之苦,以及苦中有樂的內(nèi)心。,(二) 【甲】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
6、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乙】許衡字仲平,懷之河內(nèi)人也,世為農(nóng)。幼有異質(zhì),七歲入學,授章句,問其師曰:“讀書何為?”師曰:“取科第耳?!痹唬骸叭缢苟押??”師大奇之,每授書,又能問其旨義。久之,師謂其父母曰:“兒穎悟不凡,他日必有大過人者,吾非其師也?!彼燹o去,父母強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師,稍長,嗜學如饑渴,然遭亂世,且貧無書。嘗從日者家見書疏義,因請寓宿,手抄歸。既逃難徂徠山,始得易王輔嗣說。 嘗暑中過河陽,渴甚,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危坐樹下自若?;騿栔?,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
7、也?!比嗽唬骸笆纴y,此無主?!痹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無主乎?” (節(jié)選自元史列傳第四十五),【注釋】許衡:元初大臣。官至集賢大學士。懷之河內(nèi):懷,懷州。治所在河內(nèi)(今河南沁陽)。過:過人之處。更:更換。日者:古時稱占卜的人。書:也叫尚書書經(jīng)。疏義:指為古書舊注所作的闡釋。寓宿:指在別人家借宿。易王輔嗣說:王輔嗣對易的解說。,借,對,告訴,抄完后,小跑著送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16兩則短文的主人公幼時讀書的經(jīng)歷極為相似:因家貧,都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因求名師難,【甲】文中的“余”曾經(jī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中的許衡曾經(jīng)“更三師”。因遭逢亂世,許衡又多了_________________的經(jīng)歷。兩人都格外珍惜學習的機會,發(fā)奮讀書,最后都學有所成。,抄書學習,到百里外求師(或“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逃難(或“離亂”),17如果將【乙】文第二段刪去,是否會影響我們對許衡的優(yōu)秀品質(zhì)的認識?請說說你的意見。 會影響。因為第二段敘述了許衡寧愿忍受口渴的煎熬,也不愿意偷摘路旁樹上的梨解渴這件事。表現(xiàn)了許衡正直、嚴于律己、絕不把別人的東西據(jù)為己有的高尚品質(zhì),也才能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許衡的優(yōu)秀品質(zhì)。(觀點明確,言之有理即可),18閱讀下面的小故事,回答后面的問題。 宋濂要去向遠方的一位先達請教,并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fā)那天下起鵝毛大雪。當宋濂挑起行李準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御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母親,今天不出發(fā)就會誤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你從這個小故事中得到怎樣的啟示?寫出至少兩點,每點不超過10個字。 示例:做人要守信用;要尊重老師;求學要不怕困難;求學要意志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