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fā)》結題報告
《《校本課程開發(fā)》結題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校本課程開發(fā)》結題報告(3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研究》研究報告 內容摘要:本課題研究始于2004年4月,《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研究》經過社申報和專家評審,確定和立項為甘肅省“十五”規(guī)劃重點課題.課題以選修課為核心、以課堂教學實踐為主要形式努力推進課程改革,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和全面發(fā)展。它不僅注重學科知識的拓展,而且還注重實驗設計的開發(fā)與研究;不僅注重理論探討,而且致力于校本教材的編寫與開發(fā)。在我校的課程實踐中,教師在開發(fā)選修課教材方面進行大量的實踐探究嘗試,在專家的指導下分領域分階段編寫出了一系列符合高中學生特點的校本課程教材和優(yōu)秀教學設計,積累了豐富的選修課教學素材。同時,提高了教師課程開發(fā)的能
2、力、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力,促進了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校本課程選修課校本教材學科綜合實 踐活動課 一、學校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背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正從原來單一的國家課程模式走向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模式。這一新的變化,使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成為21世紀初期我國課程改革乃至教育改革的熱點問題。作為甘肅省“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張掖市第二中學,以嶄新的課程理念,充分發(fā)揮當?shù)厝宋馁Y源優(yōu)勢,進行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我們進行校本課程開發(fā)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慮: 1. 新課程背景下學校發(fā)展的需要 2001年7月,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在課程管理一章指出,“學校在
3、執(zhí)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根據(jù)當?shù)厣鐣?、經濟發(fā)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fā)或選用本校的課程?!辈⒃诤髞眍C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施方案》中明確規(guī)定了國家課程的門類,總課時和課時分配比例,同時又為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留出一定的課時,這些都說明,新課程的實施過程,必須以學校課程作為國家課程、方課程的完善延伸和補充,使課程更接近學校實際和學生實際,為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提供新的教育內容和方法。 如何開發(fā)和實施校本課程,在《走進新課程》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解讀》兩本書中都提到:校本課程是對原來活動課、選修課的規(guī)范和發(fā)展。有些活動課、選修課,興趣小組活動,本身就體現(xiàn)了校本課
4、程的開發(fā)理念,是校本課程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可以直接歸到校本課程。但原來那些隨意性很強,無視社會發(fā)展的時代特點,特別是無視學生興趣愛好和發(fā)展需要的活動課、選修課還不能說是校本課程,一些校本課程開發(fā)可以把原來的活動課、選修課作為基礎,經過合理的論證和設計,使之成為真正的校本課程。 學校是真正發(fā)現(xiàn)教育的地方,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地反映了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文化品質和人文精神;也自然地要反映一所學校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因此說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也可以說是一所學校的領導、教師、學生的智慧、精神的結晶,是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的表征,同時,專家們還號召和鼓勵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社會專業(yè)人員積極投身到開發(fā)與
5、實施校本課程的實際中來。 張掖二中50多年的發(fā)展歷史,是一部辦學條件不斷改善的歷史。從一所普通中學發(fā)展成為甘肅省示范性高中,教學環(huán)境有了極大的改觀,為國家輸送了三萬多各類人才,凝聚了幾代“二中人”的心血。學?,F(xiàn)有一線教師240多名、4700多名學生。前幾年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教學管理的理念還很封閉、落后,會考、高考成績是評價學生與教師的唯一標準。教師的興奮點就是教學質量監(jiān)控后的排名,名次好“一俊遮百丑”,名次差則前功盡棄,百口難辯,造成了學生疲于題海戰(zhàn)術,家長奔波于升學壓力,教師苦于加班加點的被動局面。學校缺乏生機與活力,工作上不了層次,更談不上特色,連年的高考在一定范圍內徘徊。針
6、對這種尷尬的處境,領導班子心急如焚,教師群體迷茫觀望。而與此同時外面的世界卻很精彩:名校長們獨特的辦學理念、眾多名校顯著的辦學特色吸引著我們的耳目,尤其是隨著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宣傳、貫徹,對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觀念造成了極大的沖擊,我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走進了一個上不了層次的發(fā)展盲區(qū)。在這種背景下,我們不能不進行深刻的反思:張掖二中到底向何處發(fā)展?基礎教育的性質、作用是什么?我們應該具有怎樣的辦學理念?痛定思痛,學校在調查研究辦學傳統(tǒng)、師資狀況等因素后集思廣益,決心抓住課程改革這個契機,在開全開好國家課程的前提下,進行課程改革,把學校德育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踐、校園文化建設做為主攻方向,來創(chuàng)建學校特色
7、,努力使學校的辦學水平和質量躍上一個新的層次,推動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中,把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踐做為一項重要策略來抓,提出了以“金張掖”文化為依托,促進學校個性化發(fā)展的辦學思路。 2. 有可利用的環(huán)境資源優(yōu)勢。 學校是一個復雜的組織,學校與學校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這是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進行環(huán)境因素分析的根本原因。環(huán)境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它決定了校本課程的有效性和適用性,斯基爾貝克曾經說過:“盡管選擇目標的過程中涉及科目、學習理論以及對學生的理解,但是課程目標不能僅僅從科目中推論出來,從學習理論中推理出來,或者從對學生的理解中感受出來。相反,課程開發(fā)應該從考察學校層次的環(huán)境著手,因為每一所學校都
8、是不同的,從一所學校獲得的環(huán)境分析結果不能照搬到另一所學校。只有了解了本校的環(huán)境,才能開發(fā)出適合本校環(huán)境的課程?!? 通過文獻分析和調查實踐,我們對學校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環(huán)境進行了科學認真的分析。我校地處河西走廊的中段,交通條件得天獨厚,地處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地段,又是“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經濟條件在甘肅省位置靠前,自古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文化豐富燦爛,一直是張掖市經濟和文化中心。人杰地靈,文化底蘊豐厚,自古就有“金張掖”的美譽,歷代文人在此留下不朽詩篇。,全市人文資源底蘊深厚,共有國家4AAAA級風景名勝區(qū)2處,各級風景名勝區(qū)多處。張掖地處甘肅省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非常
9、豐富。我市的農業(yè)、工業(yè)、旅游業(yè)等系列產品享譽省內外,可以說我們開發(fā)校本課程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同時,我校是甘肅省示范性高中,甘肅省“安全文明校園”,甘肅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張掖名校,省傳統(tǒng)項目學校,軟件、硬件設施齊全。學校的“研究性學習”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利用本地資源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研究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素材基礎。學生學習校本課程的興趣濃厚,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極強。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途徑”一節(jié)里提到要“鑒別和利用校外課程資源,包括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各種機構和服務行業(yè)等資源,不但可以而且應該加以利用,使之成為學生學習和發(fā)展的財富?!蹦敲矗绾伟l(fā)揮河西
10、走廊這一富有特色、富有價值的地方鄉(xiāng)土文化來育我們的“一方人”呢?正是對學校情境進行了深入的調查分析,我們篩選出河西走廊“研究性學習”和校園文化這一符合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進行設計、實施。 3. 校本課程開發(fā)思想的孕育 選題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有效提高課程為當前社會經濟發(fā)展服務的適應性”的指示精神和張掖二中教育的實際。在新課程標準實施高中“兩改”的大背景下,開發(fā)適合本校的課程是國家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必然趨勢。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必須體現(xiàn)地域特色、學校特色,符合學生的生活和經驗,為學生發(fā)展而存在,能對當?shù)厣鐣Y源進行開發(fā)利用,把特色課程的構建做為實現(xiàn)學校辦學特色的重要載體。因此學校認真評估了
11、課程開發(fā)的必要性與可能性,想盡快啟動課題研究,挖掘鄉(xiāng)土文化這一有利的特色教育資源,進行開發(fā)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的嘗試。 課題組以“鑄造學校個性、促進師生發(fā)展”的課程理念,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踐,考慮和解決“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基本問題,確定課程目標(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內容(知識、技能、情感及應用四個層面的基本目標)及實施的方法(重體驗、重情感、重實踐、重實用)、途徑,找到了鄉(xiāng)土文化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 二、關于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相關事件 1、課題組組長:李亦武是甘肅省“中小學學科帶頭人”,甘肅省特級教師,甘肅省地理學會理事,教學理念比較先進,富有開拓性和創(chuàng)新精神。在鄉(xiāng)土地理研究上很有造詣,
12、曾經編寫鄉(xiāng)土教材《張掖鄉(xiāng)土地理》,擔任副主編編寫《張掖市地讀本》(地理分冊),2005年參加了由中科院資源與管理研究所董鎖成研究員主持的《甘肅省旅游資源的總體發(fā)展規(guī)劃》的規(guī)劃研究。在其組織和帶領下,展開了《張掖二中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和研究》這一課題的研究。 2、2004年4月20日成立校本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同時召開課題研討會,確定課程開發(fā)的目標、內容、教學和評價方式、校本教材的編寫方式,并落實編寫人員。李亦武副校長負責課題的總體設計和組織;張興虎校長負責理綜教育子課題的組織實施;王彬林老師負責政治教育子課題的組織實施;于吉海、馬翠敏老師負責地理教育子課題的組織實施;何瑛、保繼哲老師負責英語教育子
13、課題的組織實施;張學君老師負責語文教育子課題的組織實施;聞云老師負責各種圖片及其資料的提供。 3、2004年5月21日課題組組長李亦武、教科室主任去市教研室匯報課題研究情況,尋求上級的支持與配合。 4、2006年6月8日為課題組成員開設了《校本課程研究講座》,邀請了河西學院專家、學者對課題組成員進行面授,氣氛活躍,效果很好。 5、2005年9月中旬開始,我校第一本校本教材《語文導讀》完成,在高一、二年級中選擇22個班試行,要求實驗班級發(fā)揮示范作用,及時分析總結經驗。緊接著地理校本教材《研究性學習案例》完成,在高一、二年級中選擇22個班試行,研究性學實踐活動的實施,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激
14、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聚焦高考》系列校本教材的使用,解決了學生在歷屆高考中的“瓶頸”問題。 6、2005年5月起,按照“先實驗后推廣”的策略,校本教材在學校開始實行。課題組把教學內容按年級、學期進行了分解落實,并將教師授課情況納入考核指標。 7、2005年10月9日,課題組向部分家長進行校本課程實施情況的問卷調查,家長對校本課程的實施普遍持歡迎態(tài)度,非常關心此項改革。認為學生回家有了研究性小課題,經常向家長問這問那,不僅融洽了親情關系,而且逐步掌握了調查、討論等學習方法,人也比以前活潑多了。 8、2005年12月20日為迎接課題研討會,課題組對校本課程的執(zhí)行情況、實施中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15、,決定在下階段調整部分內容改進管理方法。并形成了匯報材料。 9、2006年3月5日《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研究》研討會在校學術廳舉行,與會專家、兄弟學校教科室主任對課題研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建議。 10、2004年7月至今,地理學科室編寫的《研究性學習案例設計》(高中地理上冊、下冊、全以冊)、《研究性學習案例設計》之《張 掖二中校園植物》、《氣象觀測》、《地球:我們的家園》;政治學科室編寫的《聚焦高考2004》、《聚焦高考2005》、《聚焦高考2006》、《指點迷津》、《習題選編》;英語學科室編寫的《高考英語詞匯匯編》、《校園口語匯編》、《張掖概況》、《培優(yōu)英語閱讀教材》和《英語閱讀教材
16、》;語文學科室編寫的《中學生課外名著導讀》和《語文學法指導 怎樣欣賞經典作品》。為我校校本教材的開發(fā)和使用奠定了基礎,也為我校校本課程的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契機。使張掖二中在甘肅省的教育教學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 三、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要素與方案 (一)校本課程開發(fā)的要素 1、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念我校校本課程開發(fā)體現(xiàn)“促進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讓高中生通過感知、感悟和體驗受到本土特色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強調體驗性活動等社會實踐,克服課程脫離社會生活的弊端,密切學生與本地經濟發(fā)展和社會變化的聯(lián)系,使學生了解張掖,熱愛張掖,學會對家鄉(xiāng)負責,增強建設家鄉(xiāng)的責任感;通過
17、學生自主的探索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實踐能力。 2、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目標 課程開發(fā)的總目標 ①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②了解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文化,吸收鄉(xiāng)土文化的營養(yǎng),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以及環(huán)境意識。③能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具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④初步學會進行人際溝通和交流,發(fā)展合作精神,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⑤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課程標準在“總目標”之下,按學習單元分別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提出具體目標,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3、校本課程開發(fā)的
18、特點我校校本課程是為指導學生獲得感性知識,促進學生各種技能、人文情懷的發(fā)展而設計的一系列針對本校實際的以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為中介的學生主體活動內容和形式。我校的校本課程有這樣幾個基本特點:①課程內容的鄉(xiāng)土性。教材植根于現(xiàn)實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在使用過程中,以本地的生產、生活和環(huán)境為學習研究對象。因為學生生活在進化,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便于學習操作。②教學方法的活動性。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強調課程的實踐性與體驗性。以綜合實踐活動為主,為學生設計體驗性活動和研究性專題。我們的目的并不僅僅是學習鄉(xiāng)土知識,而是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得到鍛煉培養(yǎng)實踐能力。③課程本
19、身的開放性。課程的開發(fā)實施富有活力。課程的開發(fā)吸收廣大教師、學生參與,課程由教師去實施,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師生在積極互動中,共同發(fā)展。課程在開發(fā)實施過程中需要不斷的修正完善,師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予以補充、調整。 4、校本課程的內容與實踐活動劃分我校結合實際狀況,結合綜合實踐活動的四個領域,將校本活動劃分為四種形式。 A. 課題探究的研究性學習活動 課題探究的研究性學習就是模仿或遵循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選擇一定的課題,通過調查、測量、文獻資料收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資料或事實資料,運用實驗、實證等研究方法,對課題展開研究,解決問題,并撰寫研究報告或研究論文。研究性學習活動一般包括以下基本
20、過程:課題選擇與確定-制定方案一課題探究的實施f課題總結與評價.例如地理學科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案例設計”、“張掖二中校園植物”、英語學科的“校園英語”、政治學科的“聚焦高考”、以及語文學科的“經典名篇導讀” 等,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 B. 實際應用的設計性學習活動 實際應用的設計性學習包括“設計學習”和“應用學習”兩種形式。設計學習,如:地理學科進行了“張掖二中校園綠化設計方案”、“地球:我們的家園”環(huán)保演講、征文、漫畫系列活動;英語學科的“ENGLISHCONCER”等。應用學習,如:政治學科的“熱點問題探討”,語文學科的《清泉》文學社、《勁草》文學社《秋水》文學社等。 C.
21、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 社會考察為主的體驗性學習活動一般以參觀、考察、訪問為活動方式。如:地理學科的“氣象觀測”活動、“張掖旅游資源開發(fā)設計”活動。政治學科的“張掖市國有大中型企業(yè)調查”、英語學科的“我跟外教學英語”等活動,學生通過活動,體現(xiàn)了體驗性學習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D. 社會參與的實踐性學習 社會參與的實踐性學習一般包括社區(qū)服務活動、生產勞動兩種方式。社區(qū)服務活動如:每年三月“學雷鋒月活動”,定點幫社區(qū)清潔服務。生產勞動包括手工勞動、田間勞作兩種形式。,如:我校每年開展的“學工”“學農”、“軍訓”實踐活動。 5、課程編制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主體,
22、在課程的開發(fā)和實施中要重視教師的主動精神,沒有教師積極主動的工作,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是十分困難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校在編制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參與,根據(jù)學生的需要不斷優(yōu)化校本課程。 2)開放性原則:以生為本,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對校本課程的選擇具有自主權。教材本身在實施中,教師要靈活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斷反思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對教材隨時予以補充、調整。 3)量力而行原則:學校在確立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時,充分考慮本校教師隊伍的整體實力、科研水平,根據(jù)現(xiàn)有條件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使校本課程實用、可行。 4)個性化原則課題組從實際出發(fā),挖掘、發(fā)揮地域文化優(yōu)勢,并以此打
23、造學校特色。 6、課程的計劃與課表課時計劃與內容的確定遵循“先總后分、由淺入深”、“由學科內至跨學科”的原則,每學期每個學生完成1-2個課題或項目設計,其中一個課題是學科內的,稱之為學科課題研究,它以學科知識為背景,強調學科滲透,時間約6—7周;另一個為綜合性課題,稱之為綜合實踐課題,設計跨學科的活動設計,時間月為6—7周。另外,再用1—2周進行課題總結與成果評價,具體情況要與各學科特點相結合,也可以只做一個課題,但必須完成一個課題或項目,并有課題研究小組的研究論文或課題總結報告。學校教導處負責課表安排,由具體編寫教師組織教學。而大型的活動,則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如:參觀氣象局,高臺烈士陵園掃墓
24、,我與外教學英語等,由學校教導處和政教處負責組織。7、指導學生選擇和學習的策略與原則 由于校本課程具有選擇性,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興趣進行選擇。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擇和學習時采取以下的策略與原則:1)自主性原則做為選修性質的課程,學生可以從自己的興趣出發(fā)決定是否學習。2)合作性原則我校的校本課程的具體實施,往往是綜合實踐類活動,需要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需要學生之間的互助與合作,這就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與溝通能力。3)實踐性原則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索,注重過程、注重操作,注重在實踐中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個性。4)實用性原則精心選擇鄉(xiāng)土知識,與學生一起走入“生活世界”,對學生進行鄉(xiāng)土教
25、育,使學生更了解、適應當?shù)氐纳鐣睢?、課程的反饋與評價 校本課程中對學生的評價主要采取學分制。學分的取得考慮三方面的因素:一是選修和綜合實踐的學時總量,不同的學時給不同的分數(shù),如祭掃高臺烈士墓的學生每人可在《學習評價記錄表》上填寫2學分;二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如興趣、積極性、參與程度等,由任課教師根據(jù)學生表現(xiàn)給予一定的分值;三是學習的客觀效果,教師采取適當?shù)姆绞竭M行考核。三個方面的因素中以學生參與學習的學時量的考核為主,過程與結果為輔,最終的學分把三方面的因素綜合起來考慮。最后由學生自己進行自我小結。 各課題小組的成果可以采取各種表現(xiàn)形式,可采用文字、模型、圖片、聲像等。展示的各
26、種成果可以在同學間相互交流,同學間相互學習,交流后各小組再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指導教師按照課題成果的評價表,對各課題小組成果提出問題和質疑,課題小組要進行說明和應答,指導教師對應答表現(xiàn)進行適當成績評價。在完成后,指導教師結合開題報告、方案設計、研究報告和應答效果等幾個分項評價成績,按一定的比例和權重進行求和,得到一個綜合成績,此成績就為該學生的綜合實踐課程的成績。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推薦優(yōu)秀課題參加年級課題的成果展示與課題答辯,并舉行一次全年級的成果匯報展。我校將學生的優(yōu)秀綜合實踐活動成果選登在學?!督逃蒲型ㄓ崱贰稄堃炊小沸?、《清泉》、《勁草》、《秋水》等專集中,增強了學生的成功體
27、驗,激發(fā)了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方案 1、學校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機構保障 保證學校校本課程研發(fā)與實施的順利有效進行,建立一個職責明確的管理系統(tǒng)非常有必要。學校課程改革領導小組由校長總領導,副校長分管,教導主任、教科處主任、學科室主任、年級主任、班主任等共同參與,同時負責課程改革任務的下達與問題、情況、意見的反饋。學校教科處是學校課程的開發(fā)機構,負責校本課程的設計與開發(fā);學科室是落實學校課程的行政機構,負責任務與意見的上下溝通傳達;教研組與年級組是執(zhí)行機構,教研組負責教學工作,如教師的課程選擇與分配、課程內容的確定,教學活動的檢查、督導、評價與反饋等,年級
28、組負責課程的組織工作,如學生的選課與報名,人員的協(xié)調平衡,等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從學校領導到每個學生的課程管理與領導網絡,它保證了課程教學工作真正落實到人,使每個教師和學生都處于課程改革的網絡中,并明確自己的職責是什么。 2、方案實施的組織與計劃對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及實施,建立一個職責明確的管理系統(tǒng)十分重要,為此學校成立課程開發(fā)領導小組。承擔相應的規(guī)劃與決策,確定課程開發(fā)工作的參與人員與開發(fā)程序,然后經由參與成員的集體討論,擬定課程目標與計劃,最后據(jù)此進行課程開發(fā)的具體工作。課題組由區(qū)教育局分管領導、學校領導、生活教師、實驗室教師和優(yōu)秀學生干部組成,并聘請區(qū)相關職能部門的人員作顧問。 校本課程
29、開發(fā)、實施的關鍵在于教師對校本課程的理解,因此學校加強了對教師的校本培訓與相關實績考核,使開發(fā)出來的校本課程能夠真正貫徹到教學實踐中去,避免流于形式。整個課題方案實施過程如下: A、計劃準備階段:(2004年5月----2004年6月) a、查閱有關文獻,尋找專題資料,制定研究和實施方案。 b、成立以李亦武為課題組長,由校長、教科處主任、各學科教師、政教處和學生代表組成的“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和研究”課題組。 c、進行宣傳發(fā)動,學習相關的課程政策,形成課題研究氛圍。d、確立校本課程目標,設計課程框架,編寫各科校本教材。 B、實施應用階段:(2004年6月2004年12月) a、對課
30、題進行論證,開闊思路并對教材的使用、評價提出建 議,進一步修正完善方案。 b、按計劃逐步試用、推廣實施,視情況相應調整方案。 c、建立制約與激勵機制,完善評估評價制度,學校將校本課程工作的開展情況列入對教師業(yè)績考核,推動校本課程工作的全面開展 C、總結評價階段:(2004年12月2005年6月) a、收集研究資料。b、分析、整理資料,編印校本教材。 c、全面進行總結性評價。d、撰寫論文。e、專家評審。 四、校本課程的操作模式與實施策略 (一)操作模式: 我們的校本課程是基于學校、社會、家庭的校本課程的整合。我們開發(fā)實施校本課程的終極目標是借鄉(xiāng)土文化育一方人。學生的發(fā)展既是校本
31、課程開發(fā)的出發(fā)點,也是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歸宿。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逐步構建了必修課程、選修課程與活動課程相結合的課程體系。我校在開發(fā)校本課程,特別是通過校 本選修課程和活動課程以及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驗,創(chuàng)設了二中課程文化特色。 1、必修課改革探索 我校為了進行必修課改革的試點,在每個年級都開設了理科和文科的實驗班。在實驗班,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教材和適當?shù)慕虒W進度,如實驗班爭取在兩年的時間完成授課任務,并且增加了部分大學預科水平的內容,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我校將繼續(xù)進行必修課改革的探索,總結經驗,為全校的必修課改革積累實踐經驗。 2、增設選修課、活動課 二中根據(jù)學生需
32、要和教師的特點,開設了多個層面的選修課,給學生以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理念。我?,F(xiàn)已開設了不同層面的選修課20多門,還將陸續(xù)增加新的種類。 我校的選修課程包括學科性研究課程:(生活中的地理、地理空間思維訓練、環(huán)境調查與環(huán)保、法制模擬課堂);社會類研究課程:(經典名著欣賞、張掖二中校園綠化設計、河西石窟文化探討);技藝類研究課程:(多媒體制作、科技小制作、校園植物調查、中學英語口語的改進與創(chuàng)新、健身操創(chuàng)編)等,從選修課的活動形式看,包括學科拓展型、實踐創(chuàng)新型、活動體驗型、探究型選修課等形式。選修課的開設適應學生的需要,重在培養(yǎng)學生拓展性能力,為個性化成長提供空間,使學生
33、的學習從書本拓展到社會生活與實踐領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了學生的特殊專長,最近幾年高考我校特長生上好大學比率逐年攀升,已成了學校高考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校積極倡導教師每人都能開設一門選修課。經過幾年的實踐,我校的校本課程框架已初具規(guī)模。根據(jù)選修課的內容,采取相應的考核方式,論文寫作,論文答辯、作品制作、實驗操作、表演等,以求評價方式多樣化。學校也加強了選修課的管理,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校期間自選四門選修課,選修課實行了學分制。 同時,我們整合各種資源,調動各方的積極性開課,提高了選修課的吸引力和整體水平。參與開設選修課的人員,有教師、行政干部、實驗教師、退
34、休教師、還有外聘的工程師(如:氣象局、地震局、環(huán)保局等)。在開設選修課時,要求教師遵循:“科學性和可操作性”、“自主性和主體性”、“多元性”、“創(chuàng)新性和實踐性”等原則,來設置選修課程。我們力求使選修課在內容設置、課程管理和評價等方面具有相對的開放性。同時,選修課擺脫升學壓力的制約,在時間和空間上具有相對的靈活性,既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同時也有助于教師的提高與發(fā)展。選修課要求教師要有課程開發(fā)、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能力,申報選修課的教師要有課程計劃,評價方案和課程總結。我校的課程實踐中,教師在開發(fā)選修課教材方面進行大量的實踐探究嘗試,很多教師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材料,編寫了具有二中
35、特色的諸如《張掖旅游》、《名著作品導讀》、等選修課教材,促進了學校教學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 活動課程包括學生社團、社會實踐、社區(qū)服務、班會、團委、業(yè)余黨校、文藝體育等活動。二中活動課的宗旨是希望培養(yǎng)學生參加實踐活動的能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校通過活動課為學生搭建充分展示自我的大舞臺,為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自主教育、自主發(fā)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必修課、選修課、自主課程三類課合在一起,加上學校文化建設這個隱性課程,初步形成我校的課程結構??梢哉f,多種課程文化資源的開發(fā)與建設,為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提供一種新的有力的保障,對學校硬件設備、學生文化、教師文化以及學校行政
36、文化都將帶來一定的效益,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適應性和全能的發(fā)展。同時,它也讓教師擁有課程與教學的自主權,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具有自主性、發(fā)展性、求異性和創(chuàng)新性。 3、深入開展研究性學習,嘗試“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在課程改革中我校重點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倡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特別是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斷得到發(fā)展,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不斷得到提升。這主要是通過以下幾方面的活動來實現(xiàn)的。 A、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科學探索課 中國的學生從小學就很少有機會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一直到大學,都寫
37、不出一篇象樣的論文。我們的學生在科研能力方面太欠缺了。所以,我們利用研究性學習作為培養(yǎng)學生研究、探索能力的出發(fā)點。首先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培訓,就如何選題,怎樣申報,怎樣設計研究計劃并開題論證,如何寫科研報告,如何采集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怎樣采集和整理信息、搜集資料等問題以講座的形式進行培訓,并以年級為單位進行全面的研究性學習的探索,在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科學探索課。學生在經過一學期的探索后,向全體同學和教師展示研究成果。學校在學期末,召開科學探索成果展示活動,并將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編撰出版二中的校本課程教材。 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使學生嘗試了一種積極、生動、自主探究、合作式的
38、學習方式,初步掌握了一些科學研究的方法,體現(xiàn)了研究性學習的價值所在。 B.開發(fā)區(qū)域課程資源,積極探索“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嘗試社會參與性體驗學習 “學科綜合實踐活動課”,就是從學科教學內容出發(fā)、結合社會實踐要求,有計劃的選擇學科實踐活動,進行與教材相關的課外活動,通過課內外教學結合,開發(fā)教師和學生的實踐能力。這種課十分重視區(qū)域教育資源的開發(fā),本著“區(qū)域資源,教育開發(fā)”的原則,學校把課堂延伸到社會,面向學生的生活實際,尋求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課程資源,使學生超越書本知識的局限。學校要求學生在生活、社會實踐中,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問題,并深入自然環(huán)境、社會背景和社
39、會活動領域,探究、參與、體驗。 C.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學習方式的變革 學習方式應是多元的、并具有豐富內涵與發(fā)展功能的結構性綜合體,即不能把接受式學習視為學校唯一的學習方式,也沒有必要使任何知識都通過體驗式學習、探究式學習來獲得。因此,我們嘗試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探究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思維的途徑,進行“探究思維訓練”教學模式的實驗,另一方面,吸收活動課程在創(chuàng)設自主探究情景的優(yōu)勢和傳統(tǒng)教學雙基扎實的長處,走“學科教學活動化”之路,進行“綜合實踐活動課”嘗試,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體驗和探究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教學非常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精神的培養(yǎng),有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40、 課程觀念的更新,要求教師教學方式的轉換及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師不但要成為主流文化的推介者,而且要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相互理解和寬容、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進行文化整合。學校注意不斷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活力,學生潛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得到開掘。理論學習使教師的思想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教師們普遍樹立了尊重學生的思想,努力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學生人格,以朋友和同事的眼光看學生;尊重個性,鼓勵學生想象、提問、質疑、挑戰(zhàn),尊重學生與眾不同的疑問,在基本方法、思路,甚至包括人們已經承認的科學原理上允許質疑;教師們還根據(jù)課堂情況的變化善于不斷轉換自己的角
41、色。教師不但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促進者,更多地把自己看作課堂的組織者、與學生一起學習和探究的合作者、學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F(xiàn)在,二中教師自覺學習新理論、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外語,參加研究生班的進修以及攻讀碩士學位……學習與更新,已成為教師自我提升、做好工作的自覺行動。 (二).實施策略 1、發(fā)揮校長的主導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要評價一所學校先評論它的校長?!笨梢赃@樣說,校長在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的態(tài)度與行為直接制約著校本課程能否順利地進行。為此,我們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領導小組。在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校長充分發(fā)揮了主導作用,
42、利用他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優(yōu)化了人員組合,帶動了全體教師一起投入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這一項比較宏大的工程,取得了較好效果。 2、激發(fā)教師的參與熱情。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教師是關鍵。教材的編寫,活動的組織,計劃的制定都離不開教師。如果說校長是領航、掌舵之人的話,那教師就是那奮力揮槳者,只有齊心協(xié)力,才能使校本課程這一航船載著學生駛向成功的彼岸。因此,無論是在課程的開發(fā)還是實施過程中,我們都能尊重教師的個性,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盡量發(fā)揮每一位教師的潛能,力爭使每一位教師都能人盡其才,努力使每位教師都擁有展現(xiàn)自己才能和個性的空間。 3、創(chuàng)建研究的理想環(huán)境。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需要以一定的經濟和
43、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因此,在校本教材的開發(fā)過程中,我們除了學校有專項款投入外,還積極與甘州區(qū)政府取得聯(lián)系,以獲得政府的經費投入。在此基礎上,我們還為課程開發(fā)者提供了信息技術資源上的支持,如2005年,學校專門設立了電子閱覽室,這個學期,學校為每個教師都配備了筆記本電腦,開通了網絡,每一個教室內都配置了多媒體投影儀,極大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為了教師、學生能獲得更多的信息資料,提供了多媒體現(xiàn)代技術的支持。 4、強化課題的過程管理。學校把校本課程管理納入教師常規(guī)管理之中,把教師開發(fā)校本課程的業(yè)績納入教師考核結分之中,對校本課程開發(fā),學校設專項督導、評估、檢查、反饋,并實施課程開發(fā)的多元評價。 5、
44、實現(xiàn)課程的多元整合。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的藝術就在于能夠看到取之不盡的人類精神世界的各個方面?!笔埂疤熨x和社會所給予的一切在人的身上達到驚異的和諧一致?!蔽覀冋J為要提升人的品質、激發(fā)人的潛能,光立足于學校資源是遠遠不夠的。首先我們應將社區(qū)、家庭中的課程資源納入我們的視野,賦之以嶄新的育人理念,達成資源的整合,構建起三位一體的運行體制。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一個合作的、民主的、開放的過程,它強調校長、教師、學生、家長、社會成員的廣泛參與。為了保證開發(fā)的順利進行,我們借鑒的運作模式是: A--學生:學生在家長和社區(qū)的幫助下,確定自己希望學習的內容,并在教師指導下選定一定的學習項目。 B--教師:
45、教師在分析學生需要的前提下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出希望開發(fā)的課程和具體的項目,并在課程行家的指導下編寫課程(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計劃和評價方法手段等) C--校本課程:根據(jù)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原則精神,對教師提出的課程進行評估審查、篩選并交由教師與學生自主選擇,在實施指導中再不斷充實和完善。 其次,我們還實現(xiàn)了各學科目標的整合,如在《校園開放日》這一單元內容設計時,我們一方面通過接待前來參觀的游客,為游客介紹校園環(huán)境等培養(yǎng)學生的交往能力,一方面讓家長直接走進課堂,檢查督導教師的課堂教學;另一方面,學校與社會合作,成立了家長委員會,學校實行學校委員會和家長委員會的雙重管理機制。 6、
46、保障學校特色的形成。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我 們全校師生通過自編教材和開展如講座、調查、小實驗等一系列的綜合性活動,在活動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交往和實踐能力,在活動中激活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張揚了學生的個性,也在無形之中營造了一種彌漫于校園之間的濃濃的文化氛圍。因此,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校本課程的開發(fā)實際上就是形成學校特色的一個有力的保障。 五、成效與反思 (一)成效 在開發(fā)與實施校本課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 1 、教師專業(yè)在校本課程中得到發(fā)展 教師的課程意識提升了。長期以來,在我們教師的腦海里,編教材是課程專家的事情,與一線教師和學生無關。隨著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一系列的自學、集體學
47、習、培訓交流帶來了我們教師思想觀念的轉變和課程意識的提升。在思維碰撞中,教師的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們開始由課程的最忠實的“執(zhí)行者”向課程的“決策者”過渡。在學生自選課程、自選老師的形勢下,我們的老師們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重視學生的學習需要是多么重要!“以生為本”的課程理念開始深入人心。在編寫教材中,他們廣泛征求學生的意見建議,以學生的需求來安排內容,確定方式??梢赃@樣說,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激發(fā)了教師自我發(fā)展的需要,催生了教師創(chuàng)新思維,構筑起了師生共同發(fā)展的平臺。 教師的合作意識增強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一個校長、教師、學生、社會、家長方方面面成員共同參與的過程,是一個合作探討反思的過程。它需
48、要大家齊心協(xié)力,需要大家的付出真誠與汗水。但是校本課程開發(fā)對學校的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因此在編寫過程中肯定會發(fā)現(xiàn)許許多多的問題,有了問題最簡便易行的方法當然是交流探討了,你問我答,你的問題我補充,你寫第一課,我編第二課,在來來去去之間,教師之間的交流多了,合作多了,教師在合作中成長了起來。 教師的研究能力提高了。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是一個有組織、有目的、有計劃的行動研究的過程,是一個開發(fā)與研究結合的過程。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反思,不斷揚棄,這樣的過程實則就是一個不斷提高的過程,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的科研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 、學生個性在校本課程中得到了張揚 學
49、生發(fā)展的空間拓展了。在單一的國家課程的背景下,學生作為受教育者的角色幾乎沒有自由選擇學什么課程的權利,所以學生發(fā)展的空間不大。而校本課程強調的是“以人為本”,以人的充分自由發(fā)展為最高目標。在校本教材開發(fā)的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參照學校列出的清單,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可以決定校本課程的存在與消失,學生喜歡的課程,我們可以增加人員、資金的投入,增加課時數(shù)量,而學生不喜歡的課程我們可以讓它自然消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生學習天地更寬、更廣了。 學生發(fā)展的需要滿足了。國家統(tǒng)一課程在編制過程中,可能考慮的是作為哪一個學段的學生應該掌握什么知識、本領,所以它更多的是以成人的看法來設置學習目
50、標和內容,有些課程設置純粹是課程專家的一廂情愿,是單方面輸入式的課程。而校本課程在開發(fā)過程中更多考慮的是我們學校的學生到底需要什么,喜歡什么,課程完全是為學生的需要而開設,校本課程就如同是把課程放在了開放式的貨架上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這樣滿足了各種不同學生的需要,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濃了。 學生發(fā)展的個性張揚了。我校校本課程實施是以實踐活動為重點,以學生能力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了各方面的技能,溝通了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獲得了調查分析、信息處理的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如學生在聯(lián)系參觀時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yǎng),在環(huán)境保護活動,中學生知道了自己作為青年一代所肩負的神圣責任
51、與義務。 3 、學校特色在校本課程中得到了凸現(xiàn) 課程是一所學校特色的基礎與保障,任何學校特色的創(chuàng)設的創(chuàng)建都要有課程作為支撐,沒有一定的課程作支持,學校特色是難以形成的。我們學校正是利用了我校獨特的文化背景,找到了文化與育人的契合點,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這一途徑促進了學校特色的逐漸形成。在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中,我們積極尋求區(qū)教育局的幫助,加強了與政府部門、兄弟學校的聯(lián)系,他們?yōu)槲覀冃1菊n程開發(fā)提供了大量的資料,提供了不少的服務,同時,我們也加強與廠礦企業(yè)的聯(lián)系,密切了與周邊群眾的關系,贏得了社會的廣泛支持,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4、開發(fā)出了獨具特色的教材與配套的活動材料。 在比較系
52、統(tǒng)的學習培訓后,我們編寫組成員根據(jù)課程要求,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開始編寫校本教材。教師們在編寫過程中利用各種途徑查閱資料,請教專家,充分發(fā)揮了自己的潛能,各顯神通,經過努力,地理學科室編寫的《研究性學習案例設計》(高中地理上冊、下冊、全一冊)、《張掖二中校園植物》、《研究性學習實踐活動課》之《氣象觀測》、《地球:我 們的家園》;政治學科室編寫的《聚焦高考2004》、《聚焦高考2005》、《聚焦高考2006》、《指點迷津》、《習題選編》;英語學科室編寫的《高考英語詞匯匯編》、《校園口語匯編》、《張掖概況》、《培優(yōu)英語閱讀教材》和《英語閱讀同步教材》;語文學科室編寫的《中學生課外名著導讀》
53、和《語文學法指導怎樣欣賞經 典作品》等一系列校本教材正在課堂上發(fā)揮它應有的效應。 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研究》課題成果覽表一(論文、獲獎) 論文名稱 出版單位 獲獎狀 況 《在地理教學中運用辯證唯物主義》 《河西學院學報》 《引領教師自主學習的方式》 《校長參考》 校長寄語 中國教育報 《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西北師大學報》 《論新課程理念真正進入高中英語課 堂》 《西北師大學報》 《在快樂中尋找自己》 《地理教育》 《利潤與經濟效益是兩個不同的概 念》 《中學政治教參》 論文集 一等獎 《一道高考題的
54、思考》 甘肅省教科所 三等獎 《研究性學習中的地理教學》 甘肅省教科所 三等獎 《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整合》 甘肅省教科所 三等獎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錄像課 甘肅省電教中心 《甘肅省基礎教育資源庫》 教學改革實驗課 張掖市教育局 二等獎 《英倫三島》錄像課 張掖市電教館 《張掖市基礎教育資源庫》 張掖二中校本課程開發(fā)與研究》課題成果覽表二 子課題 課程名稱 出版單位 適用年級 開發(fā)狀況 校本課程 文科綜合 《聚焦2004》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聚焦2005》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聚焦2006》
55、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指點迷津》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試題匯編》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校本課程 地理教育 《研究性學習案 例設計1》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第一學期 已開發(fā) 《研究性學習案 例設計2》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第二學期 已開發(fā) 《研究性學習案 例設計3》 張掖二中 高二年級 已開發(fā) 《張掖二中校園 植物》 張掖二中 高一、高二 年級 已開發(fā) 《張掖旅游》 張掖二中 高二年級 待開發(fā) 《地球:我們的 家園》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
56、氣象觀測》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校本課程 《高考英語詞匯 張掖二中 高三年級 已開發(fā) 英語教育 匯編》 《校園口語匯 編》 張掖二中 高一、高二 年級 已開發(fā) 《張掖概況》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培優(yōu)英語閱讀 教材》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英語閱讀教 材》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校本課程 語文教育 《中學生課外名 著導讀》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語文學法指導 ----怎樣欣賞經 典作品》 張掖二中 高一年級 已開發(fā) 校本課程 德育教
57、育 《教育教學管理 手冊》 張掖二中 全體教師 全體學生 已開發(fā) 《張掖二中教職 工政治思想的若 干意見》 張掖二中 已開發(fā) 《學生手冊》 張掖二中 全體學生 已開發(fā) 《住校學生管理 手冊》 張掖二中 全體學生 待開發(fā) 《班主任書冊》 張掖二中 全體班主任 已開發(fā) 全體學生 校本課程 數(shù)學教育 《世紀之星》 張掖二中 高二年級 已開發(fā) (二)反思: 反觀課程的設計和理念,回首開發(fā)與實施的過程,我們感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關注。 1、教師的參與和創(chuàng)造。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
58、施強調教師教育觀念、教育思想,因為這種觀念與思想會直接或間接地滲透到他們對課程的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教師是課程實施的關鍵。如何提高教師的認識,激發(fā)每位教師的積極參與,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保證為他們提供更大的教育空間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在課程開發(fā)與實施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部分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對此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他們帶領學生查閱資料、訪問當?shù)剞r民、咨詢有關行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編寫教材、設計活動,有的教師一個人就承擔了一個單元的教材編寫。但也有一部分教師對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缺乏熱心,認為開發(fā)校本課程完全是勞命傷財之事,因此采取事不關已、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雖然學校領導扮演了重
59、要的課程領導角色,并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但他們還是顯得比較被動。另外,有部分教師對課程開發(fā)與實施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認識不到位,把校本課程理解為編一本教材,上幾節(jié)課而已,所以在編寫教材時沒有注意往縱深處考慮,在組 織活動時也浮于形式,這些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質量和實際效果。 2、學生的共性與個性。 教育是學生的教育,課程是學生的課程,我們國家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所以,無論是開發(fā)何種課程都應確保每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校本課程在內容的安排與設計上都要面向全體學生,使得課程對全體學生都有用。但由于成長環(huán)境、受到教育等方面存在差異,因而學生們會表現(xiàn)出
60、各自的獨特性和個體差異。所以這就要求我們開發(fā)的課程要具有選擇性的特點,讓學生能各取所需。在實踐中,我們感到我們設計的課程內容在顧及差異性方面還考慮得不太周全,有些活動設計存在過難現(xiàn)象,如演講稿和十年后以家鄉(xiāng)經濟為題材的短文的撰寫,它們只適合中上學生,而基礎較差的學生則無法獨立完成。 3、家長的支持與配合。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是一個多方合作、共同探討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學校要想方設法促成學校師生與社會和家庭等在認識、情感,特別是在行動上的互動,要利用各種途徑、方法密切家校聯(lián)系。我們學校的家長大多為一些文化素質不是很高的市民,在他們眼里,孩子只要把語文、數(shù)學等幾本書就行了,對校本課程這一新
61、生事物不太認同,因而對涉及到學生去家里完成或需要家長配合的活動或小實驗等,部分家長沒有給予全力的支持,這也影響了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有待進一步探索。 4、課程的管理與優(yōu)化。 校本課程管理要求學校從課程編制課程實施到課程評價都進行自主管理。我們素來受統(tǒng)一的管理政策的影響,習慣于照章行事,缺乏課程管理的意識。因此,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自己覺得對校本課程的管理力度不夠,致使有些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了漏洞,如課程的評價多元化問題。此外,校本課程的優(yōu)化也是亟待深入研究的一個問題。校本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其實就是尋找一切可能進入課程,能夠與教育、教學活動聯(lián)系起來的資源,這就是要求學校能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jù)自己的地域特點,發(fā)揮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優(yōu)化校本課程的結構,盡可能地揚長避短,展現(xiàn)學校特色,把學校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問題與特色學校建設問題緊緊地結合起來,在課程的開發(fā)過程中促進學校特色的形成,在特色學校建立中注意培育并優(yōu)化學校課程資源。 35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