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第1課時教案 新人教版(共3頁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下冊 第三單元 10 唐雎不辱使命第1課時教案 新人教版(共3頁DOC)(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最新資料推薦…………………………………………………
10 唐雎不辱使命
知識與技能
1.借助工具書、課下注釋及文言知識疏通文義。
2.多種方式誦讀文章,讀出人物語氣,揣摩人物心理。
過程與方法
1.學習在同一情境和事件中對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2.學習文章在對比沖突中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感受語言交鋒的機智與藝術,培養(yǎng)學生的國家尊嚴意識和不畏強暴的精神。
重點
準確理解文章對話的意思,借助讀出潛臺詞的過程揣摩人物心理。
難點
在矛盾沖突中對比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主人公唐雎的力量。
1.情
2、境教學法:本課通過講述相關歷史故事、設置問題情境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中安排學生分角色朗讀和表演課本劇,使其充分進入故事情境,達到熟悉文本、體會人物的目的。
2.對比教學法:在對唐雎和秦王對話和形象的把握上,將矛盾作為主線,將對立作為比較點,緊密結合文章來探究人物,在比較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分析和理解能力。
積累文言詞匯,疏通文義。
2課時
戰(zhàn)國時期,七雄并立,其中秦國因為實施了商鞅變法而逐漸強大,到了秦王嬴政在位時,已雄視諸侯,并滅了韓、魏兩國。雄心勃勃的嬴政這次又把目光轉向了弱小的安陵——這個彈丸之地。結果會怎樣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唐雎不辱使命》。
劉
3、向(約前77-前6年),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原名更生,字子政。成帝時受詔命校書近20年,未完成的工作由其子劉歆續(xù)成。官終中壘校尉,故世稱劉中壘。劉向典校的古籍主要包括經傳、諸子和詩賦。典校時,又撰有《別錄》。其后,劉歆以《別錄》為基礎,撰成《七略》,這是中國最早的目錄學著作。劉向有辭賦33篇,今僅存《九嘆》一篇,見于《楚辭》。劉向的散文主要是奏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zhàn)國策敘錄》。劉向的散文敘事簡約,論理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此外,他還編著了《新序》《說苑》《古列女傳》三部歷史故事集,是魏晉小說的先導。
《戰(zhàn)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編寫的一本以記言
4、為主的史書,是一部國別體史書。它的敘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滅六國,時間前后跨越約二百三四十年,是我們研究戰(zhàn)國時期歷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敘事長于鋪陳,多加渲染夸張,寫得有聲有色;語言生動流暢;善于在矛盾沖突中運用對話刻畫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較鮮明豐滿;在論辯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學色彩。所以它對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響。
1.指導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把握重點字詞,理解文章內容,弄清故事情節(jié),了解人物形象。
2.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本文通過唐雎對暴秦展開斗爭直至折服秦王的記敘,贊揚了唐雎堅持正義、勇敢無畏的愛國精神。全文短小精悍,全部用人物對話
5、來敘述和展開情節(jié)。
1.安陵君拒絕了秦王的無理要求,實際上是看穿了秦王的真正用心,那為什么還要說出“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的話呢?
安陵君雖然對秦王的野心洞若觀火,無奈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為爭取周旋的余地,沒有當場揭穿秦王的騙局。
2.如何理解:“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
秦王說這話的目的是進行恫嚇,從上文“且秦滅韓亡魏”一句來看,已在炫耀武力,那意思是說不是不能用武力奪取,只是暫時不打算使用武力,表現(xiàn)了秦王的驕橫。
3.如何理解“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一句中的“輕
6、寡人”?
秦王希望唐雎看清形勢,不要誤以為他不能用武力奪取安陵。這句關鍵是一個“輕”字,“輕”什么呢?不是輕視秦王的建議,而是輕視他的軍事實力。這是秦王故作反問,意思是“諒你們也不敢”,也是驕橫的表現(xiàn)。
4.安陵君:“雖然,受地于先王,愿終守之,弗敢易!”唐雎:“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兩人所表達的意思差不多,但從語氣和態(tài)度上看,有何不同?
唐雎比安陵君更強烈、更堅決。
5.秦王說“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說“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他們各表達了什么意思?
“天子之怒”是秦王懾服唐雎的話,意為要發(fā)動戰(zhàn)爭,消滅安陵;“布衣之
7、怒”是唐雎回擊秦王的話,意思是你要我的地,我就要你的命,而且我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衛(wèi)安陵。
6.秦王初見唐雎時,是以一種什么樣的語氣對唐雎說話的?唐雎又是怎樣勸說秦王的?
秦王顯得很驕橫,以一種指責的語氣對待唐雎,唐雎以同安陵君保持一致的理由,義正辭嚴地反駁了秦王,有理也有禮。
7.秦王最初接受了唐雎的勸告嗎?他有什么反應?
秦王最初沒有接受唐雎的勸告,而是怫然大怒,并以天子之怒來威脅唐雎。
8.面對秦王的天子之怒,唐雎害怕了嗎?他是如何進行反擊的?
唐雎巍然不懼。他以布衣之怒針鋒相對地駁斥了秦王的天子之怒。
9.唐雎列舉專諸刺王僚等史實有什么用意?
兩方面:一是對自己提出的“士
8、之怒”的厲害程度加以渲染說明,二是警告秦王吸取教訓,不要輕舉妄動、自尋死路。
10.秦王最后是“長跪而謝之”,說明了什么?這是從什么角度來表現(xiàn)唐雎的?
說明秦王害怕了。從側面表現(xiàn)了唐雎不畏強暴的精神。
11.文末說秦王“色撓”,“長跪而謝”,并且請?zhí)砌隆白?,秦王真的屈服了嗎?為什么?
這是秦王的權宜之計,表現(xiàn)出他的奸詐狡猾。他請?zhí)砌隆白?,是坐下來談,不是放棄吞并。文中所說,也只是恭維唐雎的話,從當時秦在軍事上占壓倒性優(yōu)勢及秦王的性格來看,秦王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12.本文最后一段描寫秦王神態(tài)的變化對刻畫唐雎的形象有何作用?
從側面烘托唐雎有智有勇、英氣逼人的大無畏精神。
最新精品資料整理推薦,更新于二〇二二年四月五日2022年4月5日星期二1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