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 運動型專題
《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 運動型專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 運動型專題(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12年中考數(shù)學二輪專題復習 運動型專題 一. 專題詮釋 動態(tài)幾何題是指隨著圖形的某一元素的運動變化,導致問題的結論或者改變或者保持不變的幾何題,是近年來中考數(shù)學的熱點題型。這類試題信息量在對學生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較高;注重在圖形的形狀或位置的變化過程中尋求函數(shù)與方程、函數(shù)與幾何、函數(shù)與解直角三角形、函數(shù)與面積的聯(lián)系,有較強的綜合性。 二. 解題策略和解法精講 解題時要用運動和變化的眼光去觀察和研究問題,把握運動、變化的全過程,并特別關注運動與變化中的不變量、不變關系或特殊關系,動中取靜,靜中求動。綜合運用函數(shù)、方程、分類討論、數(shù)形結合等數(shù)學思想,展示了一種數(shù)學的創(chuàng)造過程。
2、現(xiàn)舉例如下: 三. 考點精講 考點一:點的運動 例1.(2011江蘇鹽城)如圖,已知一次函數(shù)y = - x +7與正比例函數(shù)y = x的圖象交于點A, 且與x軸交于點B. (1)求點A和點B的坐標; (2)過點A作AC⊥y軸于點C,過點B作直線l∥y軸. 動點P從點O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的速度,沿O—C—A的路線向點A運動;同時直線l從點B出發(fā),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過程中,直線l交x軸于點R,交線段BA或線段AO于點Q.當點P到達點A時,點P和直線l都停止運動.在運動過程中,設動點P運動的時間為t秒. ①當t為何值時,以A、P、R為頂點的三角形的面積為8?
3、②是否存在以A、P、Q為頂點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的值; 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聯(lián)立方程y = - x +7和y = x即可求出點A的坐標,今y=-x+7=0即可得點B的坐標。 (2)①只要把三角形的面積用t表示,求出即可。應注意分P在OC上運動和P在CA上運動兩種情況了。 ②只要把有關線段用t表示,找出AP=AQ,AP=PQ,AQ=PQ的條件時t的值即可。應注意分別討論P在OC上運動(此時直線l與AB相交)和P在CA上運動(此時直線l與AO相交)時AP=AQ,AP=PQ,AQ=PQ的條件。 【答案】(1)根據(jù)題
4、意,得,解得 ,∴A(3,4) . 令y=-x+7=0,得x=7.∴B(7,0). (2)①當P在OC上運動時,0≤t<4. 由S△APR=S梯形COBA-S△ACP-S△POR-S△ARB=8,得 (3+7)×4-×3×(4-t)- t(7-t)- t×4=8 整理,得t2-8t+12=0, 解之得t1=2,t2=6(舍) 當P在CA上運動,4≤t<7. 由S△APR= ×(7-t) ×4=8,得t=3(舍) ∴當t=2時,以A、P、R為頂點的三角形的面積為8. ②當P在OC上運動時,0≤t<4. 此時直線l交AB于Q。 ∴AP=,AQ=t,PQ=7-t
5、 當AP =AQ時, (4-t)2+32=2(4-t)2, 整理得,t2-8t+7=0. ∴t=1, t=7(舍) 當AP=PQ時,(4-t)2+32=(7-t)2,整理得,6t=24. ∴t=4(舍去) 當AQ=PQ時,2(4-t)2=(7-t)2整理得,t2-2t-17=0 ∴t=1±3 (舍) 當P在CA上運動時,4≤t<7. 此時直線l交AO于Q。過A作AD ⊥OB于D,則AD=BD=4. 設直線l交AC于E,則QE⊥AC,AE=RD=t-4,AP=7-t. 由cos∠OAC= = ,得AQ = (t-4). 當AP=AQ時,7-t = (t-4),解得t = .
6、 當AQ=PQ時,AE=PE,即AE= AP 得t-4= (7-t),解得t =5. 當AP=PQ時,過P作PF⊥AQ于F AF= AQ = ×(t-4). 在Rt△APF中,由cos∠PAF= = ,得AF= AP 即 ×(t-4)= ×(7-t),解得t= . ∴綜上所述,t=1或 或5或 時,△APQ是等腰三角形. 【點評】本題是一個動態(tài)圖形中的面積是否變化的問題,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數(shù),二元一次方程組,勾股定理,三角函數(shù),一元二次方程,等腰三角形。等知識,看一個圖形的面積是否變化,關鍵是看決定這個面積的幾個量是否變化,本題題型新穎是個不可多得的好題,有利于培
7、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但難度較大,具有明顯的區(qū)分度. 考點二:線的運動 例2.(2010江蘇無錫)如圖,已知點,經(jīng)過A、B的直線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向下作勻速平移運動,與此同時,點P從點B出發(fā),在直線上以每秒1個單位的速度沿直線向右下方向作勻速運動.設它們運動的時間為秒. (1)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點P的坐標; (2)過O作OC⊥AB于C,過C作CD⊥軸于D,問:為何值時,以P為圓心、1為 半徑的圓與直線OC相切?并說明此時與直線CD的位置關系. 【分析】求點P的坐標,即求點P到x軸與到y(tǒng)軸的距離.因此需過點P作x軸或y軸的垂線.然后探索運動過程中,點P的運動情況.(2)中探索與直線CD
8、的位置關系,即探索圓的半徑與圓心到直線的距離之間的關系.這樣所求問題就較簡單了. 解:⑴作PH⊥OB于H ﹙如圖1﹚,∵OB=6,OA=,∴∠OAB=30°∵PB=t,∠BPH=30°,∴BH=,HP= ;∴OH=,∴P﹙,﹚ 圖1 圖2 圖3 ⑵當⊙P在左側與直線OC相切時﹙如圖2﹚, ∵OB=,∠BOC=30°,∴BC=,∴PC 由,得 ﹙s﹚,此時⊙P與直線CD相割. 當⊙P在左側與直線OC相切時﹙如圖3﹚,PC 由,得﹙s﹚,此時⊙P與直線CD相割. 綜上,當或時,⊙P與直線OC相切,⊙P與直線CD相
9、割. 【點評】本題是“雙動”問題,動點在動直線上運動.情景簡單,但思考力度較復雜.在解題時應分析“主動”與“被動”,并探索“變”中的“不變”.這道試題雖然模型簡單,但具有較高的區(qū)分度,是中考中難得一見的好題.必然會對今后動點問題的命題有一定的指導、借鑒作用. 考點三:圖形的運動 例3.(2011四川重慶)如圖,矩形ABCD中,AB=6,BC=2,點O是AB的中點,點P在AB的延長線上,且BP=3.一動點E從O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O
10、A勻速動動,到達A點后,立即以原速度沿AO返回;另一動點F從P點出發(fā),以每秒1個單位長度的速度沿射線PA勻速動動,點E、F同時出發(fā),當兩點相遇時停止運動.在點E、F的運動過程中,以EF為邊作等邊△EFG,使△EFG和矩形ABCD在射線PA的同側,設動動的時間為t秒(t≥0). (1)當?shù)冗叀鱁FG的邊FG恰好經(jīng)過點C時,求運動時間t的值; (2)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設等邊△EFG和矩形ABCD重疊部分的面積為S,請直接寫出S與t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式和相應的自變量t的取值范圍; (3)設EG與矩形ABCD的對角線AC的交點為H,是否存在這樣的t,使△AOH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對應的t的值;
11、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分析】(1)要使點A在線段PQ的垂直平分線上,則有AP = AQ.,根據(jù)這個等量關系可列出關于t的方程,從而得解.(2)四邊形APEC的面積可轉化為△ABC的面積減去△BPE的面積得到,而△BPE的面積可過P作,交BE于M,可證Rt△ABC∽Rt△BPM,得PM關于t的式子,從而得面積y與t的一個二次函數(shù),從而可得面積的最小值。(3)過P作,交AC于N,假設存在某一時刻t,使點P、Q、F三點能在同一條直線上??勺C△PAN ∽△BAC.,從而得到t的值,再看t是否滿足
12、0<t<4.5來判斷t的存在性. 【答案】(1)當?shù)冗叀鱁FG的邊FG恰好經(jīng)過點C時(如圖),∠CFB=60°,BF=3-t,在Rt△CBF中,BC=2,∴tan∠CFB=,∴tan 60°=,∴BF=2,∴t=3-t =2,∴t=1. (2)當0≤t<1時,S= 2 t+4;當1≤t<3時,S= t 2+3 t+;當3≤t<4時,S= -4 t+20;當4≤t<6時,S= t2-12 t+36. (3)存在,理由如下: 在Rt△ABC中,tan∠CAB==,∴∠CAB=30°. 又∵∠HEO=60°,∴∠HAE=∠AHE=30°. ∴AE=HE=3-t或t-3.
13、 (ⅰ)當AH=AO=3時(如圖②),過點E作EM⊥AH于M,則AM=AH=. 在Rt△AME中,cos∠MAE=,即cos 30°=,∴AE=, 即3-t=或t-3=,t=3-或3+. (ⅱ)當HA=HO時(如圖③),則∠HOA=∠HAO=30°, 又∵∠HEO=60°,∴∠EHO=90°. ∴EO=2HE=2AE.又∵AE+EO=3,∴AE+2AE=3. ∴AE=1.即3-t=1或t-3=1,t=2或4. (ⅲ)當OH=OA時(如圖④),則∠OHA=∠OAH=30°, ∴∠HOB=60°=∠HEB.∴點E和O重合,∴AE=3. 即3-t=3或t-3=3,t=
14、6(舍去)或t=0. 綜上所述,存在5個這樣的值,使△AOH是等腰三角形,即: t=3-或t=3+或t=2或t=4或t=0. 【點評】本題是一個動態(tài)圖形和運動質點相結合的情形中討論某一特殊情況、圖形面積最小值、三點共線的存在性問題.本題為整卷壓軸題,綜合程度較高,難度較大.其編排上具有起點低、坡度緩、難點分散但綜合程度高的特點,全題共分三小題,各小題沒有很強的承接性,較好地實現(xiàn)了對初中數(shù)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以數(shù)學思維為核心的綜合能力考查。全題所呈現(xiàn)的數(shù)學思想與方法有:圖形的變換思想、方程的思想、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所涉及到的數(shù)學知識有:三角形面積、二次函數(shù)、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三角函
15、數(shù)、解方程等的知識. 考點四:圓的運動 例4.(2011福建泉州)在直角坐標系xoy中,已知點P是反比例函數(shù)圖象上一個動點,以P為圓心的圓始終與y軸相切,設切點為A. (1)如圖1,⊙P運動到與x軸相切,設切點為K,試判斷四邊形OKPA的形狀,并說明理由. (2)如圖2,⊙P運動到與x軸相交,設交點為B,C.當四邊形ABCP是菱形時: ①求出點A,B,C的坐標. ②在過A,B,C三點的拋物線上是否存在點M,使△MBP的面積是菱形ABCP面積的.若存在,試求出所有滿足條件的M點的坐標,若不存在,試說明理由. A P x y K O 第25題 圖1
16、 【分析】⊙O滾過的路程圓心O滾動過程中移動的距離,也即以切點E、N為端點的線段長,所以只要求出起始位置中切點E與A點的線段長與終點位置中切點N與B點的線段長,再將AB的長減去這兩條線段長即可求得⊙O滾過的路程. 解:(1)∵⊙P分別與兩坐標軸相切, ∴ PA⊥OA,PK⊥OK. ∴∠PAO=∠OKP=90°. 又∵∠AOK=90°, ∴ ∠PAO=∠OKP=∠AOK=90°. ∴四邊形OKPA是矩形. 又∵OA=OK, ∴四邊形OKPA是
17、正方形.……………………2分 (2)①連接PB,設點P的橫坐標為x,則其縱坐標為. O A P x y B C 圖2 G M 過點P作PG⊥BC于G. ∵四邊形ABCP為菱形, ∴BC=PA=PB=PC. ∴△PBC為等邊三角形. 在Rt△PBG中,∠PBG=60°,PB=PA=x, PG=. sin∠PBG=,即. 解之得:x=±2(負值舍去). ∴ PG=,PA=BC=2.……………………4分 易知四邊形OGPA是矩形,PA=OG=2,BG=CG=1, ∴OB=OG-BG=1,OC=OG+GC=3. ∴ A(0,),B(1,0) C(
18、3,0).……………………6分 設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為:y=ax2+bx+c. 據(jù)題意得: 解之得:a=, b=, c=. ∴二次函數(shù)關系式為:.……………………9分 ②解法一:設直線BP的解析式為:y=ux+v,據(jù)題意得: 解之得:u=, v=. ∴直線BP的解析式為:. 過點A作直線AM∥PB,則可得直線AM的解析式為:. 解方程組: 得: ; . 過點C作直線CM∥PB,則可設直線CM的解析式為:. ∴0=. ∴. ∴直線CM的解析式為:. 解方程組: 得: ; . 綜上可知,滿足條件的M的坐標有四個, 分別為:(0,
19、),(3,0),(4,),(7,).…………………12分 解法二:∵, ∴A(0,),C(3,0)顯然滿足條件. 延長AP交拋物線于點M,由拋物線與圓的軸對稱性可知,PM=PA. 又∵AM∥BC, ∴. ∴點M的縱坐標為. 又點M的橫坐標為AM=PA+PM=2+2=4. ∴點M(4,)符合要求. 點(7,)的求法同解法一. 綜上可知,滿足條件的M的坐標有四個, 分別為:(0,),(3,0),(4,),(7,).…………………12分 解法三:延長AP交拋物線于點M,由拋物線與圓的軸對稱性可知,PM=PA. 又∵AM∥BC, ∴. ∴點M的縱坐標為. 即. 解得:
20、(舍),. ∴點M的坐標為(4,). 點(7,)的求法同解法一. 綜上可知,滿足條件的M的坐標有四個, 分別為:(0,),(3,0),(4,),(7,).…………………12分 【點評】由圓的滾動,作出圓心經(jīng)過的路線并求出其長度,讓學生體驗圓的滾動中的規(guī)律,考查了直線與圓相切,弧長的計算等有關知識,注重了全等、三角函數(shù)、圓等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一個圓沿直線滾動前進,這個圓的圓心所經(jīng)過路徑(軌跡)的長度就等于這個圓所滾動過的路徑的長度. 四.真題演練 1.(2011山東菏澤)如圖,拋物線y=x2+bx-2與x軸交于A,B兩點,與y軸交于C點,且A(-1,0). (1)求拋物線的解析式及
21、頂點D的坐標;
(2)判斷△ABC的形狀,證明你的結論;
(3)點M(m,0)是x軸上的一個動點,當MC+MD的值最小時,求m的值.
A
B
C
D
x
y
O
1
1
2.(2011江蘇揚州)如圖,在Rt△ABC中,∠BAC=90o,AB
22、t△APQ的面積為S(平方厘米),求S與t的函數(shù)關系式; (3)探求BP2、PQ2、CQ2三者之間的數(shù)量關系,以圖1為例說明理由。 3. (2011山東濟寧)如圖,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頂點為(,)的拋物線交軸于點,交軸于,兩點(點在點的左側). 已知點坐標為(,). (1)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過點作線段的垂線交拋物線于點, 如果以點為圓心的圓與直線相切,請判斷拋物線的對稱軸與⊙有怎樣的位置關系,并給出證明; (3)已知點是拋物線上的一個動點,且位于,兩點之間,問:當點運動到什么位置時,的面積最大?并求出此時點的坐標和的最大面積.
23、 (第23題) 【答案】:1.解:(1)把點A(-1,0)的坐標代入拋物線的解析式y(tǒng)=x2+bx-2, 整理后解得, 所以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 頂點D. (2)∵AB=5,AC2=OA2+OC2=5,BC2=OC2+OB2=20, ∴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 (3)作出點C關于x軸的對稱點C′,則C′ (0,2),OC′=2. 連接C′D交x軸于點M, 根據(jù)軸對稱性及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可知,MC+MD的值最小. 設拋物線的對稱軸交軸于點. △C′OM∽△DEM. ∴.∴.
24、∴m=. 2.解:(1)△PBM與△QNM相似; ∵MN⊥BC MQ⊥MP ∴ ∠NMB=∠PMQ=∠BAC =90o ∴∠PMB=∠QMN, ∠QNM=∠B =90o-∠C ∴ △PBM∽△QNM (2)①∵∠ABC=60o,∠BAC =90o,AB=4,BP=t ∴AB=BM=CM=4,MN=4 ∵ △PBM∽△QNM ∴ 即: ∵P點的運動速度是每秒厘米, ∴ Q點運動速度是每秒1厘米。 ② ∵ AC=12,CN=8 ∴ AQ=12-8+t=4+t, AP=4-t ∴ S== (3) BP2+ CQ2 =PQ2
25、證明如下: ∵BP=t, ∴BP2=3t2 ∵CQ=8-t ∴CQ2=(8-t)2=64-16t+t2 ∵PQ2=(4+t)2+3(4-t)2=4t2-16t+64 ∴BP2+ CQ2 =PQ2 3.(1)解:設拋物線為. ∵拋物線經(jīng)過點(0,3),∴.∴. ∴拋物線為. (2) 答:與⊙相交. 證明:當時,,. ∴為(2,0),為(6,0).∴. 設⊙與相切于點,連接,則. ∵,∴. 又∵,∴.∴∽. ∴.∴.∴. ∵拋物線的對稱軸為,∴點到的距離為2. ∴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相交. (3) 解:如圖,過點
26、作平行于軸的直線交于點. 可求出的解析式為. 設點的坐標為(,),則點的坐標為(,). ∴. ∵, ∴當時,的面積最大為. (第3題) 此時,點的坐標為(3,). 第二部分 練習部分 1. (2011安徽)如圖所示,P是菱形ABCD的對角線AC上一動點,過P垂直于AC的直線交菱形ABCD的邊于M、N兩點,設AC=2,BD=1,AP=x,△AMN的面積為y,則y關于x的函數(shù)圖象的大致形狀是( ) A. B.
27、 C. D. 2. (2011山東威海)如圖,在正方形ABCD中,AB=3cm,動點M自A點出發(fā)沿AB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運動,同時動點N自A點出發(fā)沿折線AD—DC—CB以每秒3cm的速度運動,到達B點時運動同時停止,設△AMN的面積為y(cm2),運動時間為x(秒),則下列圖象中能大致反映y與x之間的函數(shù)關系的是( ) 3. (2011甘肅蘭州)如圖,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1,E、F、G、H分別為各邊上的點,且AE=BF=CG=DH,設小正方形EFGH的面積為S,AE為x,則S關于x的函數(shù)圖象大致是 A B C
28、D E F G H x y -1 O 1 x y 1 O 1 x y O 1 x y 1 O 1 1 A. B. C. D. 4.(2011山東濰坊)如圖,y關于x的二次函數(shù)圖象的頂點為M,圖象交x軸于A、B兩點,交y軸正半軸于D點.以AB為直徑做圓,圓心為C,定點E的坐標為(-3,0),連接ED.(m>0) (1)寫出A、B、D三點的坐標; (2)當m為何值時M點在直線ED上?判定此時直線ED與圓的位置關系; (3)當m變化時,用m表示△AED的面積S,并在給出的直角坐標系中畫出S關于m
29、的函數(shù)圖象的示意圖. 5.(2011安徽蕪湖)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如圖放置,點A、C的坐標分別為、,將此平行四邊形繞點O順時針旋轉,得到. (1)若拋物線過點,求此拋物線的解析式; (2)求和重疊部分的周長; (3)點M是第一象限內拋物線上的一動點,問:點M在何處時△的面積最大?最大面積是多少?并求出此時點的坐標. 練習答案: 1.C 2.B 3. B 4. 【解】(1),,. (2)設直線ED的解析式為,將、代入,得 解得∴直線ED的解析式為. ∵,∴頂點M的坐標為. 把代入,得.∵,∴. ∴當時,
30、點M在直線DE上.連接CD,C為AB中點,C點坐標為. ∵,∴CD=2,點D在圓上. 又∵OE=3,,,.∴. ∴∠EDC=90°,∴直線ED與⊙C相切. (3)當時,,即. 當時,,即. 圖象示意圖如圖中的實線部分. 5.解: (1)∵由旋轉得到,且點A的坐標為, ∴點的坐標為. ……………………………………1分 所以拋物線過點.設拋物線的解析式為,可得 解得 ………4分 ∴ 過點的拋物線的解析式為. ……………………5分 (2)因為,所以. 所以.又, , ∴△∽△. 又.………………
31、7分 ∴. 又△的周長為, 所以△的周長為.………………9分 (3)[解法1]連接,設M點的坐標為, 因為點M在拋物線上,所以,………10分 所以 ……………12分 因為,所以當時,. △的面積有最大值…………13分 所以當點M的坐標為時,△的面積有最大值,且最大值為…14分 [解法2]設直線的解析式為,∵點的坐標分別為,∴ 解得 ∴.…10分 將直線向右平移,當直線與拋物線只有一個交點M時與y軸交于點P,此時最大,設平移后的直線的解析式為:,則有: 得, 令,得. ∴.解得 ∴點坐標為,點P的坐標為.…12分 因為MP∥,所以△與△同底等高,它們面積相等. 故. 所以當點M的坐標為時,△的面積有最大值,且最大值為 …14分 18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