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概論》PPT課件.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育心理學概論》PPT課件.ppt(4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學概論,教學目標,理解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和方法 批判性的看待教育心理學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形成整體概念。 作業(yè):閱讀前言等概要章節(jié)畫出本書概念圖 能區(qū)分準實驗研究與基于設計研究,內容提要,教育與心理學的結合點 教師與教育心理學 學科簡史 研究對象、任務 研究方法,教育,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的活動,都具有教育作用。 教育是根據(jù)一定社會的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由教育者對受教育者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影響,以使受教育者發(fā)生預期變化的活動。,教育與心理,本質上,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微觀上,教育的目的在于促進人的發(fā)展,尤其是促進人的心理發(fā)
2、展;,心理發(fā)展,心理發(fā)展是指個體從胚胎期到出生一直到死亡的過程中所發(fā)生的有次序的心理變化過程。 不僅包括語言和認知方面的發(fā)展,也包括情感、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發(fā)展。 狹義的心理發(fā)展一般指人類個體從出生到心理成熟階段的變化。,影響心理發(fā)展的因素,遺傳素質和生理成熟是兒童心理發(fā)展必要的物質前提和基礎。 社會環(huán)境與教育在一定條件下對兒童的心理發(fā)展起決定作用。 兒童心理發(fā)展動力是通過在活動中產生的心理矛盾運動發(fā)展的。,教育何以促進人的心理發(fā)展?,人的發(fā)展的內容 認知發(fā)展:皮亞杰、埃爾金德、維果茨基、費厄斯坦 道德發(fā)展:科爾伯格、埃里克森 個別差異的發(fā)展 教育何以促進人的心理發(fā)展? 學校課程的學與教教育
3、心理學 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環(huán)境 兩者有何區(qū)別?有何聯(lián)系?,教師:學生心理發(fā)展的促進者,教師與教育心理學,討論,怎么辦,八年級學生張三趁李老師轉身時,把折好的紙飛機扔向空中,引起全班一陣哄笑。 忽視他 訓斥他 讓他去辦公室 告訴全班每個人都有責任維護紀律,如有違,則全班減少5分鐘休息時間 向全班解釋張三破壞了大家約定的規(guī)則。,教學由一系列決策行為構成,建立在批判性思維基礎之上的教師有意識行為 教育心理學研究成果+常識=有效教學,怎樣才是稱職的教師,有關教學內容的知識 學科教學知識:負數(shù)的概念教學 一般教學法知識 padegogy 有關學習者和學習的知識 有清楚的自我意識和批判新思維技能,一位崇高
4、的教師,花上幾分鐘來回憶一下你中學時期的一些片段。,討論,一個教師需要哪些專業(yè)知識與能力? 一個好的教師有哪些人格特質?,新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你是初中二年級英語老師,有位學生連續(xù)3次故意不交作業(yè),下課后你把他叫到辦公室,你準備如何應對? 請準備一個3分鐘的小品。 1、兩兩合作,分別扮演教師與學生。 2、學生要盡力為自己辯解。,良好教師的特征,學生眼中的好教師(謝天秋,1980) 教學方法好 知識廣博,肯教人 耐心溫和,容易接近 實事求是,嚴格要求 熱愛學生,尊重學生 對人對事公平合理,辨析,小學生的思維局限在具體思維和動作思維,而中學生則傾向于抽象思維。 學生一般知道他們對某一個話題了解多少
5、。 智力方面的專家把事實性知識作為智力的一個指標。 從本質上說,有效的教學是簡潔而有條理地把信息呈現(xiàn)給學生的過程。 師范生的專業(yè)如果是某一特定內容領域的,比如數(shù)學,那么他們在會比那些非此類專業(yè)的老師更能成功地舉出所教概念的清晰例子。,辨析2,學生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作業(yè)時,如果老師經過并提供幫助,學生可能會有消極的反應。 要增加學習動機,老師要盡可能多地表揚。 那些能夠成功地創(chuàng)造和維持有序課堂的老師是那些能夠在干擾發(fā)生時迅速制止的老師。 教師主要通過教學過程來學習和提高;一般來說,經驗是學會教學所必需的,也是足夠的。 考試會損害學習。因為學生頻繁地參加考試會形成負面的態(tài)度,并且通常比那些較少參加考
6、試的學生學到的知識少。,三、教育心理學簡史,哲學心理學與教育的結合 教育找到了它的心理學基礎 科學心理學與教育結合,1.中國哲學心理學與教育的結合,子曰:“求(冉有)也退,故進之;由(子路)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離婁下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索,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思,可謂善喻點。學記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立志-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時習-篤行,哪個環(huán)節(jié)最關鍵? 概括有何不足呢?,西方哲學心理學
7、與教育的結合,亞里士多德:論靈魂 人有植物性靈魂,通過體育鍛煉完善肉體; 人有動物性靈魂,通過德育得到完善的境界; 人有理性靈魂,通過智育而達到真理的大門。 裴斯泰洛齊:教育心理學化 我尋求心智發(fā)展必須服從的規(guī)律,并且確信初等教育的心理學方法,可以在這些規(guī)律中尋求可靠的思路。 赫爾巴特:首次明確提出將心理學作為教學論基礎 統(tǒng)覺:觀念同化過程 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方法四段教學法。,科學心理學與教育結合,19世紀末,教育和心理學家利用實驗、統(tǒng)計、測量的方法研究兒童及教育問題,出現(xiàn)實驗教育學派(梅伊曼,E. Meumann,1862-1915 ),這是教育心理學的先驅。 桑代克(E.L.Thordik
8、e, 1874-1949 ),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學,1913-1914年拓展成三卷本,標志教育心理學的誕生。,教育心理學百年發(fā)展,單向道,死胡同,雙通道,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應用效果并不理想 過于注重科學實驗情景,教育情景、學科教學的心理學問題,教育心理學百年發(fā)展,單行道時期(1900-1930) 對心理學在教育中的應用持極為樂觀的看法; 20世紀20年代: 芝加哥大學賈德領導兒童閱讀心理研究 哥倫比亞大學桑代克領導智力測量研究 斯坦福大學推孟主持天才兒童研究 全美教育學會負責天性與教育問題研究。,死胡同時期(1930-1960),教育心理學界的學者所付出的努力是令人感動的。但是就此運動
9、的結果看,并未達到預期理想。 主要原因:脫離教育實際,過于注重復雜的科學理論。,雙行道時期(1960年后),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學科的互動; 1962年格拉澤提出教學設計概念; 1965年加涅出版學習的條件(70、77、85修訂) 1969年加涅提出“教學心理學”概念;,教育心理學取向的回顧與展望,1.教育哲學取向對教育心理學的影響 2.教育科學取向下教育心理學的希望與挫折 3.心理科學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目的偏離 4.教學心理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窄化 5.三化取向的教育心理學的設想 所謂三化研究取向,以建立合于國情的教育心理學獨立體系:即研究目的教育化、研究對象全人化、研究方法本土化。 所
10、強調的三化取向,即旨在提供教師如何了解學生能力、性格、需求、身心發(fā)展等各方面的個別差異,實施因材施教以達成教學目標的知識、理念和方法,從而提升教師的教育專業(yè)素養(yǎng)。,研究對象,寬泛定義:教育過程中的種種心理現(xiàn)象及其變化 非寬泛定義:教育心理學研究學校情景中學習與教學的基本心理規(guī)律的科學。 以學為主 以教為主 你的傾向呢?基于什么理由?,(8)教育心理學通常被定義為主要涉及學校情境中學生學與教的科學。 (美國教育百科全書),(4)研究課堂學習的性質、條件、效果和評價問題。 (D.P.奧蘇伯爾),(5)研究教育系統(tǒng)中學生的學習及其規(guī)律與應用。 (馮忠良教育心理學),(7)研究學校教育情境中學與教的心
11、理規(guī)律。 (邵瑞珍教育心理學 ),(6)教育心理學是對我們如何教和學有關的那些思想和行為的研究。 (N.L.蓋奇),(1)“教育心理學旨在對研究教育者提供有關人性變化的知識、俾供其建立教育理論之用”(桑代克),(2)教育心理學是普通心理學的原理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學),(3)研究教育過程中種種心理現(xiàn)象及其變化。 (潘菽教育心理學),關于教育心理學對象的種種表述,用研究理解和促進學與教,教育心理學家為了理解學與教,設計并進行各種各樣的研究。 描述性研究 相關研究 實驗研究 建立教學理論,教育心理學研究對象,教育心理學研究學校教育情境中學與教的心理規(guī)律,主要研究學生學習的心
12、理規(guī)律。,學與教的規(guī)律 主要是學的規(guī)律 心理規(guī)律 基本規(guī)律 學校教育情境中學與教的規(guī)律,研究對象:,關鍵詞:,學與教的過程:誰、什么、怎么?,描述性研究,它們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描述某個或幾個課堂教學中特定事件。 一般來說,描述性研究報告包括調查結果、師生會見時的反應、真實課堂對話的例子或者對教學活動的記錄。,相關研究,描述性研究的結果通常包括了相關報告。 相關系數(shù)是表明兩個測量事件之間相互聯(lián)系的強度與方向的一個數(shù)值。 相關系數(shù)的取值范圍是1.00到-1.00。相關系數(shù)越接近1.00或-1.00,相關程度就越大。 需要著重強調的是,相關并不意味著這兩個因素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實驗研究,研究者們不
13、是觀察并描述一個既存的情境,而是在情境中引入變化并記錄結果。 首先,要創(chuàng)造一些可以進行比較的被試組。 然后,對其中的一個或多個小組,實驗者們改變了情境的某一方面來看這種改變是否會引起預料中的結果。 之后,每個組的結果都被記錄下來,進行比較。通常,會用統(tǒng)計方法來考察這些小組之間的差異是否顯著。,建立教學理論,科學中的理論是內在相互聯(lián)系的概念的集合,用于解釋一系列數(shù)據(jù)并預計以后實驗的結果。 有了大量確定的原則,教育心理學家就能夠對很多變量之間的聯(lián)系,甚至聯(lián)系的整個系統(tǒng)作出解釋。,主要研究范式,準實驗研究(教學實驗) 基于設計的研究 ADDIE,聯(lián)系與區(qū)別,兩者都是為了解決教育和教學中的問題。其研究過程都遵循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 區(qū)別: 前者主要希望解決教育理論問題。所以其研究強調實驗控制,教學效果的測量與評價強調橫向比較,即實驗班與平行控制班的比較。 后者主要希望解決教育實踐問題。所以其研究側重開發(fā)有效和高效的教學策略和工具,如可觀察和測量教學目標、呈現(xiàn)材料的多媒體、測試題等。其教學效果的測量與評價不強調橫向比較,而側重實驗班實施新的教學前后教學效果的比較,即目標參照的測量和評價。,重點,理解教師學習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和方法 批判性的看待教育心理學化進程中的重要事件 作業(yè):閱讀前言等概要章節(jié)畫出本書概念圖 能區(qū)分準實驗研究與基于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