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八年級語文《散文閱讀一》練習(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無錫市蠡園中學八年級語文《散文閱讀一》練習(無答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下語文期中復習之散文閱讀
班級 姓名
一、黃土 鄒志安
①我的父親是一個極普通的農(nóng)民,勞動一生,默默死去,像一把黃土。黃土長了莊稼,卻并不為太多的人注意。全中國老一輩的大多數(shù)農(nóng)民都是這樣。
②他死于肺心病。這是嚴重威脅勞動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中國農(nóng)民在平時,是不大主動去醫(yī)院檢查身體的,即使有病躺倒,還要拖磨。我父親民國十八年遭年饉(jǐn,饑荒)時去南山背糧,走冰溜子,回來時凍掉了十個腳指甲,并且扎下了病根。以后一直半夜咳嗽,而從不看病吃藥。直到死前幾個月,在我強迫下才去醫(yī)院作了平生第一次心電圖。醫(yī)生打比方說:“機器運轉(zhuǎn)一生,主機已經(jīng)磨損,太缺少修復
2、和保養(yǎng)了!”為了挽救,吃“心脈寧”一類比較貴的藥。他問:“一瓶藥多少錢?”聽說有三元多,半天沉默不語,后來就說:“不要買藥了,我不要緊?!碑斘也辉跁r,就偷偷停止服藥。他一定計算過:一瓶藥的價錢能買近20斤鹽:要讓兒媳們勞動好多天。
③他平生也就只知道勞動。繁重的勞動使他累彎了腰。不知創(chuàng)造了多少財富,自己卻舍不得亂花一分錢。有一次我給了他兩元零用錢讓他買點好吃的,半年后他還在身上裝著。在重病期間他出現(xiàn)了譫語(病中神志不清說的胡話。譫,讀zhān),凈念叨“把豬喂了沒有”“把鋤頭安好”“麥黃了就快收”之類。臨死時他默默流淚,留戀這個世界——他為之灑盡汗水然而仍不富裕的世界。
④父親從來無是無非
3、,關心而弄不明白各種國家大事,可以說在精神上是貧困的。富有者被給予,貧困者被剝奪,那么他是被剝奪了:從前因為貧困而沒有機會接受文化教育,后來倒是不斷地接受各種政治教育,而終于都沒有弄明白。但他顯然沒有遺憾過,因為他有勞動,因此而填補了一切精神缺憾。巧者勞矣智者憂,無能者無所求……但他還有所求——祈求世事不亂,有安穩(wěn)的日子。
⑤他現(xiàn)在去了!在黃土上勞動一生,最后回到黃土里去。黃土是博大寬容的,無論善與惡,最終收容了所有的人。
⑥那時我跪在泥水里為他送行。我曾經(jīng)想到過:他活了77歲,已很不易;而我們周圍能活七八十歲的老人又實在太少。不是老人們不想活,也決非兒女們不孝順,實在是因為生活水平太差。
4、盡快發(fā)展生產(chǎn),改善人民生活。這是兒女們挽留老人多駐一時的最符合孝道的方法了??抟餐饺?,哀也無助。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力。
⑦將軍和領導人死了,會有無數(shù)悼文,因為他們功勛昭著。一個普通勞動者死了,我就撒下這一把黃土,并期望世人能夠容納。(選自《延河》1981年第11期)
1.速讀全文,說說作者通篇都在寫父親,為什么要以“黃土”為題。(2分)
2.②~④段是對父親生平事跡的描寫,依次概括,應是
、 和 。(3分)
3.第②段加線句中的“一定”能否改為“也許”?說說你的理解。(3分)
4.
5、文中的父親默默無聞,生平并未做過什么大事,但讀來卻深沉感人,令人久久懷想。產(chǎn)生這種效果的原因:一是作者對父親的 ;二是作者對中國農(nóng)民生存狀態(tài)的 。(2分)
二、
①秋日里,我從遙遠的大山往公路邊扛木頭,一截黑乎乎的用來做拐棍的干枯楊木樁,被我順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內(nèi)的土堆上。
②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親,偶爾會把一個濕筐子或一塊剛洗出的舊布掛在它上面晾曬,它干裂皺巴的軀體因而浸上了一層濕漉漉的水漬。
③過了一段時間,我突然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截木樁的到來,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棗樹,
6、孤零零的。風刮來時,是一種寡不敵眾很無奈且軟弱無力的聲音,聽了,總叫人感到沮喪?,F(xiàn)在不一樣了,有天晚上,當尖利的吼叫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時,我還以為是兇猛的野獸呢。仔細辨聽,才知是從楊木樁上發(fā)出的聲音。它不像棗樹那樣彎腰曲膝,總想盡力擺脫風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風再推給別人,結(jié)果是被風撕扯得披頭散發(fā),沒有了往日的形狀。A楊木樁不慌不亂,靜立在那里迎接風的挑戰(zhàn),一副巋然不動的樣子。它讓風從身邊溜過,又吸收著風,讓風進入自己的毛孔,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它們是朋友而不是仇敵。
④楊木樁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靈性。多數(shù)情況下,雨會在院子的東西兩邊布出疏密不同的兩種雨幕,每回西邊的楊木樁被淋得直
7、往下流水,東邊的小棗樹卻干渴得蔫巴巴的沒一點兒精神。母親心疼小棗樹,細心地用木棍圍住它,給它澆水,還多次想在楊木樁旁為小棗樹再造一個新居,因怕把棗樹挪死,才終未為其遷址。
⑤大雪天,小棗樹裹著棉絮,被冰雪蓋得嚴嚴的,幾乎看不見任何枝梢。而楊木樁卻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從不積存。一樣的雪,一樣的嚴冬,卻是兩種情景。是風有意所為,還是棗樹和楊木樁內(nèi)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總涌起太多說不清的神秘猜測。
⑥無風無雨的的天氣,我總能聽出一種聲音。B這聲音隱約而清晰,細微而執(zhí)著,愈來愈深,就像是一個人在奮力行走;一會兒翻山,一會兒趟河,一會兒在清風麗日下奔跑,一會兒又走在煙雨迷蒙的山間小
8、徑——開始的時候,我懷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產(chǎn)生了誤聽。后來,無意中,當我的目光觸到楊木樁上那幾片嫩黃的葉芽,那飽脹著綠色汁液的肌體時,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結(jié)實得再也拔不出來的根須,我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樁成為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這之間,是一種怎樣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撿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腳步,樹便永遠只能成為一個虛幻的影子了。
⑦小棗樹依舊灰黑著,山風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輕輕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時,它還在沉睡,在被動地等待著季節(jié)的到來,看不出它對未來有什么特別的的打算。這是許多生命共有的選擇,是它們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應苛責,畢竟,成長太慘烈,抗爭太
9、艱難了。
⑧無喜無憂的楊木樁,靜靜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我雙手摟著它,如同在撫摸一個冬天的童話。
1、閱讀全文,結(jié)合文章主要內(nèi)容,為該文擬一個標題。(2分)
2、請在文中畫線的A或B中任選一句,從修辭運用的角度分析其表達上的作用。(2分)
3、揣摩語句,作者在第③段說,“楊木樁和風是朋友而不是仇敵”。你怎樣理解這句話?(3分)
4、品味細節(jié),具體分析第④段畫“ ”線的語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
5、選文第⑧節(jié)中這樣寫道:“無喜無憂的楊木樁,靜靜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顆很明亮的星。”如果你是文中的楊木樁,會想些什么?請結(jié)合上文,揣摩它此時的心理。(不少于50 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窗前的樹 張抗抗
①我的窗前有一棵樹。
②
11、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樹冠差不多可達六層的樓頂。粗壯的樹干與三層的陽臺相齊,碧綠而茂密的樹葉部分正對著我的四樓的窗戶。
③那樹想必已生長了多年。我們還沒搬來的時候,它就站立在這里了。就因著它的緣故,我們曾真心希望能擁有這個單元的一扇窗。后來果真如愿,我們從此天天享受著它的清涼與恬靜,很是滿足,很覺幸福。
④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樹都沉穩(wěn)些。楊與柳都已翠葉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點點的一層隱綠,悄悄然決不喧嘩。又過些日子,忽然就掛滿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淺綠色的蜻蜓綴滿樹枝——當它張開翅膀躍躍欲飛時,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溫和的云朵下染織成一片耀眼的銀色。那個清晨你會被一陣來
12、自夢中的花香喚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卻又若有若無。你循著這馥郁走上陽臺,你的精神為之一震,你的眼前為之一亮,頓時整個世界都因此燦爛而壯麗:滿滿的一樹雪白,裊裊低垂,如瀑布傾瀉四濺。銀珠般的花瓣在清風中微微飄蕩,花氣熏人,人也陶醉。
⑤夏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蔥蔥,一派的生機勃發(fā)。驕陽下如華蓋蔽日,烈焰下送來陣陣清風。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時,偏愛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樹——它任憑狂風將樹冠刮得東歪西倒,滿樹的綠葉呼號猶如一頭發(fā)怒的雄獅,它翻滾,它旋轉(zhuǎn),它戰(zhàn)栗,它呻吟。曾有好幾次我以為它會被風暴折斷,閃電與雷鳴照亮黑暗的瞬間,卻窺見它的樹干始終巋然。大雨過后,它輕輕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細碎光
13、滑的葉子被雨水洗得發(fā)亮,飽含著水分,安詳而平靜。
⑥那個時刻我便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種感動,自己的心似乎也變得干凈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濕氣縈繞書桌徘徊不去,我想這書桌會不會是用洋槐樹木做成的呢?否則為何它負載著沉重的思維卻依然結(jié)實有力。
⑦洋槐伴我一春一夏的綠色,到秋天,艷陽在樹頂涂出一抹金黃,不幾日,窗前已被裝點得金碧輝煌。秋風乍起,金色的槐樹葉如雨紛紛飄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樹葉的沙沙聲打斷。我明白那是一種告別的方式。它們從不纏纏綿綿凄凄切切,它們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揮揮手連頭也不回。它們離開了槐樹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拋去了陳舊,是一個必然,一種整合,一次更新。它們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
14、入泥土,把自己還原給自己。它們需要休養(yǎng)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卻所有的陳詞濫調(diào)而尋找新的開始。所以凝望這棵斑駁而殘缺的樹,我并不怎樣覺得感傷和悲涼——我知道它們明年還會再回來。
⑧冬天的洋槐便靜靜地沉默。它赤裸著全身一無遮擋,向我展示它的挺拔與驕傲?;蛟S沒人理會過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獨,卻也活得自信,活得瀟灑。寒流搖撼它時,它黑色的枝條儼然如樂隊指揮莊嚴的手臂,指揮著風的合奏。樹葉落盡以后,樹杈間露出一只褐色的鳥窩,肥碩的喜鵲啄著樹枝喳喳歡叫,幾只麻雀飛來飛去到我的陽臺上尋食,偶爾還有烏鴉的黑影匆匆掠過,時喜時悲地營造出一派生命的氣氛,使我常常猜測著鳥們的語言,也許是在提醒著我什么。雪后的槐樹一身素
15、裹銀光璀璨,在陽光還未及融化它時,真不知是雪如槐花還是槐花如雪。
⑨四季的洋槐樹便如一幅幅不倦變幻的圖畫,鑲?cè)胛掖翱谶@巨大的畫框。冬去春來,老槐衰而復榮、敗而復興,重新回來的是原來那棵老槐;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來的那棵槐樹了——它的每一片樹葉、每一滴漿汁,都由新的細胞、新的物質(zhì)構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樹。
⑩年復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過了六個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與槐樹無言相對的時間將超過所有的人。這段漫長又真實的日子,槐樹與我無聲的對話,便構成一種神秘的默契。
1. 第⑥段中說:“那個時刻我便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種感動?!苯Y(jié)合文章,說說“我”感
動的原因。(2分)
答:
2.閱讀第⑧段,概括出冬天的洋槐樹所具有的特點。(2分)
答:
3.如何理解第⑨段中的“它是一棵新的老樹”的含義。(4分)
答:
4.本文多處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你從文中任選一例作簡要評析。(3分)
答:
5. 結(jié)合全文思考:六年來,在槐樹與“我”無聲的對話中,“我”獲得了哪些人生啟迪?
(3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