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實驗中學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2課時 貞觀之治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江蘇省南通市實驗中學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2課時 貞觀之治學案(無答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2課時 貞觀之治學案
【學習目標】
1、掌握唐的建立及唐太宗和武則天采取的統(tǒng)治措施的知識。2、理解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面出現(xiàn)的原因。
【學習重點】貞觀之治的原因。
【學習過程】
一、獨立試航
(一)、唐朝的建立:時間 年,建立者是李淵(唐高祖),都城在 。高祖退位以后,傳位于李世民即唐太宗,年號 。
(二)、“貞觀之治”:
1、唐太宗開明的治國思想形成原因:吸取 的教訓;
2、治國思想:統(tǒng)治者不可過分壓榨農民;輕徭薄賦,發(fā)展生產(chǎn);皇帝勤于政事,善聽正確意見;大臣廉潔奉公;統(tǒng)治才能鞏
2、固。
3、治國措施:(1)唐太宗重視發(fā)展 減輕農民的 。
(2)注意“戒奢從簡”
(3)下令合并 ,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減輕人民負擔。
(4)任用賢才和虛心 (任命富于謀略的 和善斷大事的
做宰相,人稱“ ”;重用敢于直言的 )
4、結果:貞觀年間,政治比較清明,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tǒng)治為“
3、”。
(三)女皇武則天
1、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稱帝后將國號改為 。
2、統(tǒng)治措施:①繼續(xù)實行發(fā)展 、 的政策;
②繼續(xù)注意選拔賢才。
3、武則天統(tǒng)治期間,社會經(jīng)濟進一步發(fā)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tǒng)治“ 、 ”。
二、兒歌記憶
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訓記在心,輕徭簿賦重生產(chǎn),君臣廉潔又勤政,“房謀杜斷”重賢能,虛心納諫用魏征,政治清明國強盛,“貞觀之治”真繁榮。唐朝有個武則天,后宮之中掌大權,晚年稱帝國號
4、周,唯一女皇她為先,弘揚“貞觀”有政績,引出“盛世”到開元。
三、知識拓展
1、順口溜:李淵建糖(唐)留一把(618)
2、動腦筋:想想上學期所學的歷史知識,比較一下唐太宗和漢文帝有什么共同之處?
注意吸收歷史經(jīng)驗教訓,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提倡節(jié)儉,并以身作則。
3、 練一練:B
項目
漢武帝
唐太宗
政治
削減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破格錄用有真才實學的人
吸取隋亡的教訓,勤于政事,任用賢才,虛心納諫;發(fā)展科舉
經(jīng)濟
將鑄幣權和鹽鐵經(jīng)營權收歸中央,親臨治黃第一線,重視興修水利
重視發(fā)展生產(chǎn),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軍事
派兵反擊匈奴,奪取河套和河西走
5、廊,使匈奴無力在與西漢對抗
在西域設置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思想文化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長安舉辦太學
重視人才培養(yǎng),擴充國學規(guī)模,增加學員
民族關系
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
把成公主嫁給頌贊干布,促進唐蕃友好
四、鞏固訓練
1、隋朝滅亡的原因( )
A、隋煬帝的暴政 B、大運河的開鑿 C、農民起義的爆發(fā) D、災荒連年
2、唐太宗的主要政績有( )①虛心納諫 ②輕徭薄賦 ③統(tǒng)一文字 ④北擊匈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下列有關“貞觀之治”的敘述,哪項是錯誤的?
6、A、唐太宗把地方的州、郡、縣改為州、縣兩級 B、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訓,輕徭薄賦
C、唐太宗善于用人,重視納諫 D、農民占有一定土地,生產(chǎn)時間有保證
4、唐太宗時期,下列人物得到重用的是①房玄齡 ②姚崇 ③魏征 ④宋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5、 唐太宗和武則天都注意的問題是
A重視人才 B、減輕刑罰 C、善于納諫 D、戒奢從簡
6、 小明將參加學校組織的“話說唐太宗的政績”的知識擂臺賽,他準備的下列史實中不正確的是
A、 任用魏征等賢臣 B、重視人參賽的培養(yǎng) C、輕徭薄賦,減輕農民負擔
7、D、創(chuàng)立科舉制度
7、 下列王朝定都于長安的有 ①西漢 ②東漢 ③隋朝 ④唐朝
A、 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8、 下列對武則天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人稱她的統(tǒng)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 B、繼續(xù)實行唐太宗發(fā)展生產(chǎn)的政策
C、提拔重用房玄齡、杜如晦 D、是我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9、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古代杰出的統(tǒng)治者,他在位期間
①重用敢于直言魏征,虛心納諫 ②委派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了趙州橋
③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增進了漢藏有好關系 ④派鑒真東渡日本,傳播唐朝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材料一(貞觀初年,洛陽以東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煙斷絕,雞犬不聞,道路蕭條。
材料二(經(jīng)過唐太宗一段統(tǒng)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歸鄉(xiāng)里,斗米不過三四錢,終歲斷死刑才二十九人,東至于海,南極五嶺,皆外戶不閉,行旅不赍糧,取給于道路焉。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別描述了什么樣的社會現(xiàn)象?
(2) 產(chǎn)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