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平縣青陽中學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學案(無答案) 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山東省鄒平縣青陽中學七年級歷史上冊 第2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學案(無答案) 北師大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一、知識目標:半坡和河姆渡聚落的位置,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制造的陶器和建造的房屋;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距今年代,以及出現(xiàn)的貧富分化現(xiàn)象。
知道土地改革運動、抗美援朝等主要史實。
二、能力目標: 以北京人、山頂洞人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再到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進步的史實,培養(yǎng)學生的比較能力和認識人類社會是在不斷發(fā)展的觀察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別種植水稻和粟,說明我國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和粟的國家。這不僅是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對中國文明的貢獻,也是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2.由
2、于生產的發(fā)展,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現(xiàn)了私有制和貧富分化。
重 點
難 點
重點: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產狀況
難點: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貧富分化現(xiàn)象。
教師活動與
學生活動
時間預計安排
復備標注
啟
動
課
堂
復習舊知
預習反饋
1、聽寫。(1、2號交)
2、檢查“自主學習”完成情況。
5
課堂導入
請同學們讀課文提示,指導學生看書上“中國氏族聚落重要遺址分布圖”,我們剛剛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并指出繼山頂洞人之后,在遼闊的中華大地上又出現(xiàn)了很多氏族聚落。我們剛剛了解了什么是氏族聚落,由于這些氏族聚落的居民的辛勤勞動,他們的生活和生產狀
3、況都有了很大的進步,那么當時最具代表性的幾個氏族聚落居民的生活和生產狀況是怎樣的呢?他們住在什么地方?他們會種植什么作物?他們使用什么樣的工具等等。今天我想請同學們分成小組自學探究這些問題。
2
自學文本
自學方式
自學解決,解決不了的小組交流解決,也可以進行組際交流。將疑難問題提出
問題預設
一、雙基引導
1、我國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氏族聚落的代表分別是什么?在地圖上標畫出位置。
2、概括半坡和河姆渡氏族聚落的生活特點
3、大汶口文化的特點
二、思考與探究
1、比較半坡和河姆渡氏族聚落的異同點
2、概括農耕文化的特點
8
交流
學習
交
4、流
方式
不斷擴大范圍的交流方式,以小組交流為主,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組際和師生交流 。
知識梳理
疑難解答
處理學生在交流中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
4
難點精講
1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居民都是中華大地上距今六七千年出現(xiàn)的典型氏族聚落,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到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一樣,都是孕育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搖籃。 2、我國在約七八千年前進入了新石器時代早期。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處在新石器時代中期。這時社會生產力的標志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
重點拓展
半坡和河姆渡聚落居民生活狀況 :可補充由于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仍
5、處在比較原始的水平,因此,打獵和捕魚仍占有重要地位。弓箭已經的到普遍使用,標志著狩獵技術的重大發(fā)展。而原始畜牧業(yè)是從狩獵發(fā)展起來的。由于弓箭的發(fā)明,獵物多了,人們一時吃不完,就把受輕傷的動物(或活捉的)馴養(yǎng)起來,慢慢成了家禽、家畜。
6
雙基落實
1、進一步明確基礎知識;2、學生自己掌握;3、同桌互相提問。
知識遷移
結合第一課和第二課的內容比較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區(qū)別。
4
綜合訓練
《學檢》
10
歸納延伸
(附板書)
半坡聚落:黃河流域,種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子,飼養(yǎng)牲畜
河姆渡聚落:長江流域,種植水稻,住干欄式房屋
大汶口文化:父系氏族的代表,出現(xiàn)貧富分化現(xiàn)象
3
教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