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一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23勸學(備課資料)大綱人教版第一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一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23勸學(備課資料)大綱人教版第一冊(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備課資料
一、學習卡片
1.字詞拓展
絕
(1)斷,弄斷?!秴问洗呵铩け疚丁罚骸捌魄俳^弦?!?
(2)滅;杜絕?!稌じ适摹罚骸疤煊媒私^其命?!薄稇?zhàn)國策·秦》:“必絕其謀?!?
(3)死?!逗鬂h書·來歙傳》:“投筆抽刃而絕?!?
(4)竭,盡。《史記·項羽本紀》:“項王兵疲食絕?!?
(5)極遠的;隔斷難通的?!痘茨献印ば迍铡罚骸敖^國殊俗?!碧諠摗短一ㄔ从洝罚骸奥势拮?、邑人來此絕境?!?
(6)穿越;橫渡?!稘h書·成帝紀》:“不敢絕馳道?!泵穲虺肌杜c用文師》詩:“蒼鷹絕海至?!?
(7)超過?!稘h書·劉歆
2、傳》:“博見強識,過絕于人?!?
(8)擅長。楊炯《王子安集序》:“絕六藝以成能?!?
(9)特異的才藝?!稌x書·顧愷之傳》:“俗傳愷之有三絕:才絕,畫絕。癡絕?!?
(10)全然,絕對。蘇軾《上神宗書》:“秦漢以來所絕無而僅有?!?
(11)極,甚。陸游《九里》詩:“絕愛山橫淡靄中。”
(12)罷。李彭老《木蘭花慢》詞:“聽絕殘簫倦鼓?!?
(13)絕句。舊體詩的一種?!段鲙洝芬槐救郏骸案咭饕唤^?!?
強1(qiáng)
(1)強盛,強大。東方朔《答客難》:“得士者強?!?
(2)強壯,壯健。《水滸傳》一十四回:“身強力
3、壯。”
(3)堅強,堅定。王安石《廣西轉(zhuǎn)運使蘇君墓志銘》:“遇事強果。”
(4)強暴;強橫。《后漢書·鄭太傳》;“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猒?!薄妒勒f·輕詆》:“以手歙叔虎云:‘酷吏!’詞色甚強?!?
(5)堅固;堅硬。《吳子·應變》:“馳其強車?!薄冻o·九辯》:“馭安用夫強策?”
(6)加強,使強大。《舊唐書·高季輔傳》:“強本弱枝?!?
(7)強弓,硬弓。杜甫《前出塞》詩:“挽弓當挽強。”
(8)指四十歲?!抖Y記·曲禮》:“四十曰強,而仕?!币喾褐钢心辍!冻擦止P談·中秋無佳境》:“病侵強歲?!?
(9)有余?!稌x書·天文志》:“
4、西交于奎十四少強?!?
(10)勝;超過?!端疂G傳》六回:“強如造七層寶塔?!薄度辶滞馐贰匪氖兀骸皬娪隈R溺多矣!”
(11)擅長?!墩摵狻ろ氻灐罚骸皬姽P之儒不著載也?!?
(12)好,優(yōu)。張先《菩薩蠻》詞;“花強妾貌強?”
(13)價格低廉,便宜?!豆沤裥≌f》一十二?!凹t個也忒貴,白個也弗強?!?
(14)姓。
強2(qiǎng)
(1)勸勉?!斗ㄑ浴の灏佟罚骸岸Y難,以強世。”
(2)勉力,努力?!稘h書·匡衡傳》:“強食自愛?!?
(3)勉強;強迫。《呂氏春秋·貴當》:“名號大顯,不可強求?!薄锻ㄨb·漢靈帝中
5、平二年》:“因強折賤買,僅得本賈十分之一?!?
假
(1)借?!睹献印けM心》:“久假而不歸?!?
(2)憑借。《荀子·勸學》:“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給予?!蹲髠鳌べ叶四辍罚骸疤旒僦甓浜Α!?
(4)寬容,饒恕?!妒酚洝ご荷昃齻鳌罚骸皵巢豢杉?。”
(5)代理,非正式?!俄n非子·難二》:“周公旦假為天子七年?!?
(6)偽托。《三國演義》一十四回:“假天子之詔,發(fā)人往徐州?!?
(7)連詞。假如。曹操《與王修書》:“假有斯事,亦庶鐘期不失聽也?!?
(8)副詞。暫時?!堵尻栙に{記·景寧寺》:
6、“江左假息。”
(9)請假;假期?!妒勒f·政事》:“吏有詐稱母病求假?!?
望
(1)向遠處看?!蹲髠鳌でf十年》:“登軾而望之。”
(2)仰望,景仰。任昉《為蕭揚州薦士表》:“萬夫傾望。”
(3)盼望?!冻o·九歌》:“望美人兮未來?!?
(4)希望?!妒酚洝だ钏箓鳌罚骸按似湟庖嗤训囟跻??!?
(5)名望、聲望。司馬光《辭人對小殿札子》:“德高望重?!?
(6)有名望的世族?!度龂尽ざ喷軅鳌罚骸?衛(wèi)固、范先)河東之望也。”
(7)怨,怨恨。《史記·張耳陳馀傳》:“陳馀還,亦望張耳不讓,遂趨出。”
7、(8)月光盈滿之日。指農(nóng)歷(小月)十五日或(大月)十六日?!稌ふ僬a》:“惟二月既望?!?
(9)連接?!妒酚洝ぶ鞲競鳌罚骸八勒呦嗤!?
(10)將,近?!妒勒f·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
(11)比,比量。《論語·公冶長》:“賜也何敢望回?”
(12)向。《水滸傳》一回:“望東京去了?!?
(選自《特種導學》)
2.課文補遺
課文刪節(jié)部分見配套教參P157。譯文如下:
因此,不攀登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高,不下臨深溪,就不知道地有多厚;不聆聽古代君王的遺言,也就不知道學問的廣博。干國、越國、夷族、貉族的人,剛生下時,他們啼哭的聲音都是一樣的;待他們長大后,其風
8、俗習慣卻不相同,這是由于后天所受的教育不同造成的。《詩經(jīng)》里有詩說:“唉呀你這位君子,不要一心沉溺于安逸,心滿意足地供奉你的職位,充當追求正直的德行,這樣,神明才會理解你,支持你,賜給你最大的幸福。”人的德行的境界,沒有比接受道的教化更高的了;人的幸福,沒有比無災無禍更幸福的了。
……
南方有一種鳥,名叫蒙鳩,用羽毛構筑自己的窩巢,再用毛發(fā)將它紡織起來,系掛在蘆葦?shù)哪蹢l上。一遇風吹,蘆葦?shù)哪蹢l折斷,蒙鳩的窩巢也就掉在地下,結果巢里的鳥蛋被打破,幼鳥被摔死。這并不是蒙鳩的窩巢筑得不完好,而是由于它所系結的東西太脆弱。西方有一種樹木,名叫射干,樹莖只有四寸長,可它生長在高山上面,就能俯臨百丈深
9、淵。這并不是在高山上面射干的樹莖就能夠長得長些,而是它所生長的地勢使它如此的。蓬草生長在麻叢當中,不需要扶植就長得挺直;潔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會變得跟黑泥一樣黑。香草蘭槐的根叫做芷,芷雖香,如果將它浸泡在臭水當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這并不是芷的本質(zhì)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緣故,因此,君子定居時一定要選擇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學問的人結伴,這樣就能夠防止自己受邪惡乖僻之人的影響,而逐漸接近“禮”“仁”之道。
各類事物的發(fā)生,肯定都有它的根源。人的榮譽或恥辱的來臨,也必定和他自己品德的優(yōu)劣相一致。肉腐朽了會生蛹,魚枯爛了會生蟲。懶散到連自身安危都不顧的時
10、候,災禍也就要降臨了。太剛強了很容易自己折斷,太柔弱了也容易自受其約束,自己邪惡骯臟,那就必然造成人們對你怨恨。把干、濕不同的柴草堆置得一樣,火總會朝著干燥的一堆燒去;一樣平整的地面如果有干有濕,水也總是向著潮濕的地方流去,野草和樹木總是共同生長,飛禽和走獸也總是成群地居住,萬物就是這樣各自依從自己的同類以生存。所以箭靶一旦張設,箭也就會對著它射去;森林一旦繁茂,伐木者也就拿著斧頭來了;樹木一旦成蔭,眾鳥也就會飛來棲息;醋一有酸味,蚊蠅也自然會飛來相聚。說話有時會帶來災禍,行動有時會招致恥辱,因此,君子應當謹慎地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所以,沒有精誠專一的志向的人,就不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11、在十字路上徘徊不定的人,任何一條路的盡頭他都不能到達;同時,事奉兩位君主的人,任何一方也都不會容納他。眼睛不可能同時看清楚兩件東西,耳朵也不可能同時聽清楚兩個聲音。螣蛇沒有腳卻能凌空起飛,鼫(shí)鼠雖然具有飛、爬、游、挖、走五種技能,但它飛不能上屋,爬不能到樹頂,游不能渡澗,挖不能掩身,走不能走在別的動物前面,所以依然窮困而無法可想。《詩經(jīng)》里有詩唱道:“布谷筑巢桑樹上,專心致志將七只小鳥哺養(yǎng)。善人君子,其行動要專一不邪,不但行動要專一不邪,意志也必須堅定不移?!彼跃有惺聭攲⑿闹炯械揭稽c上來。
二、課文賞析
《荀子》在說理方面取得的成就,達到了先秦時期的高度。但就《荀子》三十二
12、篇文章來看,富有文學價值的不多,惟獨《荀子》的開篇之作《勸學》運用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形象生動具體地論述了學習的目的、意義、態(tài)度和方法,勉勵人們努力學習,很有說服力和感染力。
荀子借君子之言立論,勸導人們“學不可以已”。作者提出論點后,沒有抽象地說理,而是連用五個比喻作為論據(jù),作了形象的論證?!扒嘤谒{”“寒于水”兩個比喻,從事物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進入勝境為例,說明學習是無止境的,人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不斷地用人類知識財富來豐富自己的頭腦,也說明了只要不停頓地學習就可以后來居上。而后又用“以為輪”“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三個比喻,從事物經(jīng)過加工打磨可以改變原來的特征發(fā)揮其作用,說明經(jīng)過學習
13、可以改變習性。
為了勸勉人們重視學習,作者用“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的親身體會繼續(xù)說明學習的重要性,又用“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的感受引出了一連串比喻,具體論述了學習的作用?!暗歉叨小薄绊橈L而呼”是人們在實踐活動中利用自然界事物的經(jīng)驗總結;“假輿馬”“假舟楫”是人們利用改造了的事物得到了“致千里”“絕江河”這樣的好效果,這些比喻,形象地說明了學習應該利用外物,學習可以使人提高能力。
那么,應該怎樣學習呢?作者又運用大量比喻作了具體形象的論述。首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兩個比喻引出“積善成德”,正面說明學習的過程是由少到多,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過程。而后又用“不積跬步”“不積
14、小流”兩個比喻從反面說明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拒絕做小事情。接著以“騏驥”“駑馬”為喻比較說明客觀條件再好,也未必能成為學習好的決定因素,關鍵在于主觀努力;條件雖差,如果主觀上能做到刻苦學習,持之以恒,則最終必能達到目的。這里作者特別提倡“鍥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又引喻說理?!靶嗄尽边@個比喻指出在學習中一曝十寒,沒有恒心之弊;“金石”這個比喻指出堅持不懈之功。這四個比喻對照論述了學習貴在“鍥而不舍”。文章最后用蚓、蟹設喻,對照論述了學習不能滿足于一知半解、學無專精。
由此可見,作者善于駕馭形象,大量運用確切的比喻,把深奧抽象的道理說得深入淺出,通達曉暢,具體生動,發(fā)人深省。更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運用比
15、喻靈活多樣,恰到好處。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有的從反面設喻;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xù)設喻;有的同類并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繡,無所不用。因此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喻的連續(xù)轉(zhuǎn)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古詩文導讀》,大象出版社xx年版)
三、美文薦讀
1.薦讀《師曠論學》
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睅煏缭唬骸昂尾槐T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
16、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劉向《說苑》)
提示:師曠:名曠,春秋時代晉國的主樂大師。他是個盲人。晉平公老而嘆暮,師曠勸他“炳燭”,暮夜燭火雖黯淡昏黃,畢竟強于摸黑走路的“昧行”,老而好學同樣能夠啟開昏聵雍塞的心智。所謂“炳燭之明”的深意也在于此:燭光黯淡,卻可以洞幽察微;老而好學,更顯得明智通達。這不正應合了《勸學》中的開篇句“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嗎?
2.薦讀諸葛亮《誡子書》《誡外生書》
2022年高一語文(人教大綱)第一冊 23勸學(備課資料)大綱人教版第一冊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7、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玄,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誡外甥書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庸,不免于下流矣! (選自《諸葛亮集》)
提示:這兩段文字分別出自諸葛亮給兒子和外甥的信?!墩]子書》的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須從澹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墩]外生書》中,諸葛亮告誡其外甥要意志堅定,凡事應當先有縝密的思考,然后付之行動,才能取得成就,否則難成大事?!靶谐捎谒迹瑲в陔S”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