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數(shù)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 第7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5節(jié) 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xué)案 文(含解析)北師大版
《2020版高考數(shù)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 第7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5節(jié) 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xué)案 文(含解析)北師大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0版高考數(shù)學(xué)一輪復(fù)習(xí) 第7章 立體幾何初步 第5節(jié) 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教學(xué)案 文(含解析)北師大版(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五節(jié) 簡單幾何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考綱傳真] 了解球、棱柱、棱錐、臺的表面積和體積的計算公式. 1.多面體的表(側(cè))面積 因為多面體的各個面都是平面,所以多面體的側(cè)面積就是所有側(cè)面的面積之和,表面積是側(cè)面積與底面面積之和. 2.圓柱、圓錐、圓臺的側(cè)面展開圖及側(cè)面積公式 圓柱 圓錐 圓臺 側(cè)面展開圖 側(cè)面積公式 S圓柱側(cè)=2πrl S圓錐側(cè)=πrl S圓臺側(cè)=π(r1+r2)l 3.柱、錐、臺和球的表面積和體積 名稱 幾何體 表面積 體積 柱體(棱柱和圓柱) S表面積=S側(cè)+2S底 V=Sh 錐體(棱錐和圓錐) S表面積
2、=S側(cè)+S底 V=Sh 臺體(棱臺和圓臺) S表面積=S側(cè)+S上+S下 V=(S上+S下+)h 球 S=4πR2 V=πR3 1.正四面體的表面積與體積 棱長為a的正四面體,其表面積為a2,體積為a3. 2.幾個與球有關(guān)的切、接常用結(jié)論 (1)正方體的棱長為a,球的半徑為R, ①若球為正方體的外接球,則2R=a; ②若球為正方體的內(nèi)切球,則2R=a; ③若球與正方體的各棱相切,則2R=a. (2)若長方體的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分別為a,b,c,外接球的半徑為R,則2R=. (3)正四面體的外接球與內(nèi)切球的半徑之比為3∶1,棱長為a的正四面體,其內(nèi)切球半徑R內(nèi)=
3、a,外接球半徑R外=a. [基礎(chǔ)自測] 1.(思考辨析)判斷下列結(jié)論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錐體的體積等于底面面積與高之積. ( ) (2)球的體積之比等于半徑比的平方. ( ) (3)臺體的體積可轉(zhuǎn)化為兩個錐體的體積之差. ( ) (4)已知球O的半徑為R,其內(nèi)接正方體的邊長為a,則R=a. ( ) [答案] (1)× (2)× (3)√ (4)√ 2.(教材改編)已知圓錐的表面積等于12π cm2,其側(cè)面展開圖是一個半圓,則底面圓的半徑為( ) A.1 cm B.2 cm C.3 cm D. cm B [S表=πr2+πr
4、l=πr2+πr·2r=3πr2=12π,∴r2=4, ∴r=2(cm).] 3.圓柱的底面直徑與高都等于球的直徑,則球的體積與圓柱的體積比V球∶V柱為( ) A.1∶2 B.2∶3 C.3∶4 D.1∶3 B [設(shè)球的半徑為R.則==.] 4.(教材改編)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6 B.3 C.2 D.3 B [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一個直三棱柱,其底面為左視圖,該左視圖是底邊為2,高為的三角形,主視圖的長為三棱柱的高,故h=3,所以幾何體的體積V=S·h=×3=3.] 5.如圖,將一個長方體用過相鄰三條棱的中點的平面截出
5、一個棱錐,則該棱錐的體積與剩下的幾何體體積的比為________. 1∶47 [設(shè)長方體的相鄰三條棱長分 別為a,b,c,它截出棱錐的體積為V1=××a×b×c=abc,剩下的幾何體的體積V2=abc-abc=abc,所以V1∶V2=1∶47.] 空間幾何體的表面積 【例1】 (1)若某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表面積是( ) A.48+π B.48-π C.48+2π D.48-2π (2)(2018·全國卷Ⅰ)已知圓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別為O1,O2,過直線O1O2的平面截該圓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積為8的正方形,則該圓柱的表面積
6、為( ) A.12π B.12π C.8π D.10π (1)A (2)B [(1)該幾何體是正四棱柱挖去了一個半球,正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邊長為2),高為5,半球的半徑是1,那么該幾何體的表面積為S=2×2×2+2×4×5-π×12+2π×12=48+π,故選A. (2)因為過直線O1O2的平面截該圓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積為8的正方形,所以圓柱的高為2,底面圓的直徑為2,所以該圓柱的表面積為2×π×()2+2π××2=12π.] [規(guī)律方法] 空間幾何體表面積的求法 (1)表面積是各個面的面積之和,求多面體的表面積,只需將它們沿著棱剪開展成平面圖形,利用求平面圖形面積的方法求
7、多面體的表面積.求旋轉(zhuǎn)體的表面積,可以從旋轉(zhuǎn)體的形成過程及其幾何特征入手,將其展開后求表面積,但要搞清它們的底面半徑、母線長與對應(yīng)側(cè)面展開圖中的邊長關(guān)系. (2)求不規(guī)則幾何體的表面積時,通常將所給幾何體分割成基本的柱、錐、臺體,先求出這些基本的柱、錐、臺體的表面積,再通過求和或作差,求出幾何體的表面積. (1)一個四面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四面體的表面積是( ) A.1+ B.1+2 C.2+ D.2 (2)(2016·全國卷Ⅲ)如圖,網(wǎng)格紙上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粗實線畫出的是某多面體的三視圖,則該多面體的表面積為( ) A.18+36 B.54+1
8、8 C.90 D.81 (1)C (2)B [(1)由題意知題中的幾何圖形就是如圖所示的四面體,其中AB=AD=CB=CD=,BD=2,且平面ABD⊥平面CBD.所以△ABD與△CBD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ABC與△CAD都是邊長是的等邊三角形.所以表面積是×××2+×()2×2=2+,故選C. (2)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底面為正方形的斜四棱柱,其中有兩個側(cè)面為矩形,另兩個側(cè)面為平行四邊形,則表面積為(3×3+3×6+3×3)×2=54+18.故選B.] 空間幾何體的體積 ?考法1 公式法求體積 【例2】 (1)某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單位:cm),則該幾何
9、體的體積(單位:cm3)是( ) A.+1 B.+3 C.+1 D.+3 (2)(2018·江蘇高考)如圖所示,正方體的棱長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為頂點的多面體的體積為________. (1)A (2) [(1)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由底面半徑為1,高為3的半個圓錐和三棱錐S -ABC組成的, 如圖,三棱錐的高為3,底面△ABC中,AB=2,OC=1,AB⊥OC.故其體積V=××π×12×3+××2×1×3=+1.故選A. (2)正方體的棱長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為頂點的多面體是正八面體,其中正八面體的所有棱長都是,則該正八面體的體積為×()2×1×
10、2=.] ?考法2 割補法求體積 【例3】 (1)(2017·全國卷Ⅱ)如圖,網(wǎng)格紙上小正方形的邊長為1,粗實線畫出的是某幾何體的三視圖,該幾何體由一平面將一圓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90π B.63π C.42π D.36π (2)如圖所示,在多面體ABCDEF中,已知ABCD是邊長為1的正方形,且△ADE,△BCF均為正三角形,EF∥AB,EF=2,則該多面體的體積為( ) A. B. C. D. (1)B (2)A [(1)法一:(割補法)如圖所示,由幾何體的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一個圓柱被截去上面虛線部分所得
11、. 將圓柱補全,并將圓柱體從點A處水平分成上下兩部分.由圖可知,該幾何體的體積等于下部分圓柱的體積加上上部分圓柱體積的,所以該幾何體的體積V=π×32×4+π×32×6×=63π. 故選B. 法二:(估值法)由題意,知V圓柱<V幾何體<V圓柱.又V圓柱=π×32×10=90π,∴45π<V幾何體<90π.觀察選項可知只有63π符合.故選B. (2)法一:如圖所示,分別過A,B作EF的垂線,垂足分別為G,H,連接DG,CH,則原幾何體分割為兩個三棱錐和一個直三棱柱,因為三棱錐高為,直三棱柱高為1,AG==,取AD的中點M,則MG=, 所以S△AGD=×1×=, 所以V=×1+
12、2×××=. 法二:如圖所示,取EF的中點P,則原幾何體分割為兩個三棱錐和一個四棱錐,易知三棱錐P-AED和三棱錐P-BCF都是棱長為1的正四面體,四棱錐P-ABCD為棱長為1的正四棱錐.所以V=×12×+2×××=.] ?考法3 等積法求體積 【例4】 如圖所示,已知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長均為1,且AA1⊥底面ABC,則三棱錐B1-ABC1的體積為( ) A. B. C. D. A [三棱錐B1-ABC1的體積等于三棱錐A-B1BC1的體積,三棱錐A-B1BC1的高為,底面積為,故其體積為××=.] [規(guī)律方法] 求空間幾何體的體積的常用
13、方法 (1)公式法:對于規(guī)則幾何體的體積問題,可以直接利用公式進行求解. (2)割補法:把不規(guī)則的圖形分割成規(guī)則的圖形,然后進行體積計算;或者把不規(guī)則的幾何體補成規(guī)則的幾何體,不熟悉的幾何體補成熟悉的幾何體,便于計算其體積. (3)等體積法:一個幾何體無論怎樣轉(zhuǎn)化,其體積總是不變的.如果一個幾何體的底面面積和高較難求解時,我們可以采用等體積法進行求解.等體積法也稱等積轉(zhuǎn)化或等積變形,它是通過選擇合適的底面來求幾何體體積的一種方法,多用來解決有關(guān)錐體的體積,特別是三棱錐的體積. (1)(2019·洛陽模擬)一個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則該幾何體的體積為( ) A.2
14、 B.1 C. D. (2)(2018·天津高考)如圖,已知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則四棱錐A1-BB1D1D的體積為________. (1)C (2) [(1)幾何體如圖,由三視圖得底面為對角線為2的正方形,高為1,所以體積為××2×1×2×1=,故選C. (2)法一:連接A1C1交B1D1于點E(圖略),則A1E⊥B1D1,A1E⊥BB1,則A1E⊥平面BB1D1D,所以A1E為四棱錐A1-BB1D1D的高,且A1E=,矩形BB1D1D的長和寬分別為,1,故VA1-BB1D1D=×1××=. 法二:連接BD1(圖略),則四棱錐A1-B
15、B1D1D分成兩個三棱錐B-A1DD1與B-A1B1D1,VA1-BB1D1D=VB-A1DD1+VB-A1B1D1=××1×1×1+××1×1×1=.] 球與空間幾何體的切、接問題 ?考法1 外接球 【例5】 (1)(2017·全國卷Ⅲ)已知圓柱的高為1,它的兩個底面的圓周在直徑為2的同一個球的球面上,則該圓柱的體積為( ) A.π B. C. D. (2)(2018·全國卷Ⅲ)設(shè)A,B,C,D是同一個半徑為4的球的球面上四點,△ABC為等邊三角形且其面積為9,則三棱錐D-ABC體積的最大值為( ) A.12 B.18 C.24 D.5
16、4 (1)B (2)B [(1)設(shè)圓柱的底面半徑為r,球的半徑為R,且R=1,由圓柱兩個底面的圓周在同一個球的球面上可知,r,R及圓柱的高的一半構(gòu)成直角三角形. ∴r==. ∴圓柱的體積為V=πr2h=π×1=. 故選B. (2)如圖,E是AC中點,M是△ABC的重心,O為球心,連接BE,OM,OD,BO.因為S△ABC=AB2=9,所以AB=6,BM=BE==2.易知OM⊥平面ABC,所以在Rt△OBM中,OM==2,所以當(dāng)D,O,M三點共線且DM=OD+OM時,三棱錐D-ABC的體積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Vmax=S△ABC×(4+OM)=×9×6=18.故選B. ] ?考法2
17、 內(nèi)切球 【例6】 (1)(2017·江蘇高考)如圖,在圓柱O1O2內(nèi)有一個球O,該球與圓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線均相切,記圓柱O1O2的體積為V1,球O的體積為V2,則的值是________. (2)已知棱長為a的正四面體,則此正四面體的表面積S1與其內(nèi)切球的表面積S2的比值為________. (1) (2) [(1)設(shè)球O的半徑為R, ∵球O與圓柱O1O2的上、下底面及母線均相切, ∴圓柱O1O2的高為2R,底面半徑為R. ∴==. (2)正四面體的表面積為S1=4××a2=a2,其內(nèi)切球半徑r為正四面體高的,即r=×a=a,因此內(nèi)切球表面積為S2=4πr2=,則==.]
18、 [規(guī)律方法] 空間幾何體與球接、切問題的求解方法 (1)求解球與棱柱、棱錐的接、切問題時,一般過球心及接、切點作截面,把空間問題轉(zhuǎn)化為平面圖形與圓的接、切問題,再利用平面幾何知識尋找?guī)缀沃性亻g的關(guān)系求解. (2)若球面上四點P,A,B,C構(gòu)成的三條線段PA,PB,PC兩兩互相垂直,且PA=a,PB=b,PC=c,一般把有關(guān)元素“補形”成為一個球內(nèi)接長方體,利用4R2=a2+b2+c2求解. (1)一塊石材表示的幾何體的三視圖如圖所示,將該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則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徑等于( ) A.1 B.2 C.3 D.4 (2)正四棱錐P-A
19、BCD的側(cè)棱和底面邊長都等于2,則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積是( ) A.16π B.12π C.8π D.4π (1)B (2)A [(1)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一個直三棱柱,底面為直角三角形,高為12,如圖所示,其中AC=6,BC=8,∠ACB=90°,則AB=10.要使該石材加工成的球的半徑最大,只需球與直三棱柱的三個側(cè)面都相切,則半徑r等于直角三角形ABC的內(nèi)切圓半徑,即r==2,故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徑為2,故選B. (2)設(shè)正四棱錐的外接球半徑為R,頂點P在底面上的射影為O(圖略),因為OA=AC===2,所以PO===2.又OA=OB=OC=OD=2,由此可知R=2,于是
20、S球=4πR2=16π.] 1.(2016·全國卷Ⅱ)如圖是由圓柱與圓錐組合而成的幾何體的三視圖,則該幾何體的表面積為( ) A.20π B.24π C.28π D.32π C [由三視圖可知,該幾何體是由一個圓柱和一個圓錐組成的組合體,上面是一個圓錐,圓錐的高是2,底面半徑是2,因此其母線長為4,下面圓柱的高是4,底面半徑是2,因此該幾何體的表面積是S=π×22+2π×2×4+π×2×4=28π,故選C.] 2.(2015·全國卷Ⅰ)《九章算術(shù)》是我國古代內(nèi)容極為豐富的數(shù)學(xué)名著,書中有如下問題:“今有委米依垣內(nèi)角,下周八尺,高五尺.問:積及為米幾何?”其意思為:“
21、在屋內(nèi)墻角處堆放米(如圖,米堆為一個圓錐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長為8尺,米堆的高為5尺,問米堆的體積和堆放的米各為多少?”已知1斛米的體積約為1.62立方尺,圓周率約為3,估算出堆放的米約有( ) A.14斛 B.22斛 C.36斛 D.66斛 B [設(shè)米堆的底面半徑為r尺, 則r=8,所以r=, 所以米堆的體積為V=×π·r2·5=××5≈(立方尺). 故堆放的米約有÷1.62≈22(斛).故選B.] 3.(2018·全國卷Ⅰ)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AB=BC=2,AC1與平面BB1C1C所成的角為30°,則該長方體的體積為( )
22、A.8 B.6 C.8 D.8 C [連接BC1,AC1,AC.因為AB⊥平面BB1C1C,所以∠AC1B=30°,AB⊥BC1,所以△ABC1為直角三角形.又AB=2,所以BC1=2.又B1C1=2,所以BB1==2,故該長方體的體積V=2×2×2=8.] 4.(2017·全國卷Ⅱ)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3,2,1,其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則球O的表面積為________. 14π [∵長方體的頂點都在球O的球面上, ∴長方體的體對角線的長度就是其外接球的直徑. 設(shè)球的半徑為R,則2R==. ∴球O的表面積為S=4πR2=4π×=14π.] (四) 立體
23、幾何中的高考熱點問題 [命題解讀] 1.立體幾何是高考的必考內(nèi)容,幾乎每年都考查一個解答題,兩個選擇或填空題,客觀題主要考查空間概念,三視圖及簡單計算;解答題主要采用“論證與計算”相結(jié)合的模式,即利用定義、公理、定理證明空間線線、線面、面面平行或垂直,并與幾何體的性質(zhì)相結(jié)合考查幾何體的計算. 2.重在考查學(xué)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論證能力及數(shù)學(xué)運算能力.考查的熱點是以幾何體為載體的垂直、平行的證明、平面圖形的折疊、探索開放性問題等;同時考查轉(zhuǎn)化化歸思想與數(shù)形結(jié)合的思想方法. 線面位置關(guān)系與體積計算 以空間幾何體為載體,考查空間平行與垂直關(guān)系是高考的熱點內(nèi)容,并常與幾何體的
24、體積計算交匯命題,考查學(xué)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計算與數(shù)學(xué)推理論證能力,同時突出轉(zhuǎn)化與化歸思想方法的考查,試題難度中等. 【例1】 (本小題滿分12分)(2019·哈爾濱模擬)如圖,四邊形ABCD為菱形,G為AC與BD的交點,BE⊥平面ABCD. (1)證明:平面AEC⊥平面BED; (2)若∠ABC=120°,AE⊥EC,三棱錐E-ACD的體積為,求該三棱錐的側(cè)面積. [信息提取] 看到四邊形ABCD為菱形,想到對角線垂直; 看到三棱錐的體積,想到利用體積列方程求邊長. [規(guī)范解答] (1)證明:因為四邊形ABCD為菱形,所以AC⊥BD. 因為BE⊥平面ABCD,AC平面ABCD
25、,所以AC⊥BE. 2分 因為BD∩BE=B,故AC⊥平面BED. 又AC平面AEC, 所以平面AEC⊥平面BED. 4分 (2)設(shè)AB=x,在菱形ABCD中,由∠ABC=120°,可得AG=GC=x,GB=GD=. 因為AE⊥EC,所以在Rt△AEC中,可得EG=x. 6分 由BE⊥平面ABCD,知△EBG為直角三角形,可得BE=x. 由已知得,三棱錐E-ACD的體積V三棱錐E-ACD=×·AC·GD·BE=x3=,故x=2. 9分 從而可得AE=EC=ED=. 所以△EAC的面積為3,△EAD的面積與△ECD的面積均為. 故三棱錐E-ACD的側(cè)面積為3+2. 12分
26、[易錯與防范] 易錯誤區(qū):1.在第(1)問中,易忽視條件BD∩BE=B.AC平面AEC等條件,推理不嚴謹,導(dǎo)致扣分. 2.在第(2)問中,需要計算的量較多,易計算失誤,或漏算,導(dǎo)致結(jié)果錯誤. 防范措施:1.在書寫證明過程中,應(yīng)嚴格按照判定定理的條件寫,防止扣分. 2.在計算過程中,應(yīng)牢記計算公式,逐步計算,做到不重不漏. [通性通法] 空間幾何體體積的求法 (1)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柱體、錐體或臺體等規(guī)則幾何體,則可直接利用公式進行求解.其中,等積轉(zhuǎn)換法多用來求三棱錐的體積. (2)若所給定的幾何體是不規(guī)則幾何體,則將不規(guī)則的幾何體通過分割或補形轉(zhuǎn)化為規(guī)則幾何體,再利用公式求解.
27、(3)若以三視圖的形式給出幾何體,則應(yīng)先根據(jù)三視圖得到幾何體的直觀圖,然后根據(jù)條件求解. 如圖,四棱錐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B=AD=AC=3,PA=BC=4,M為線段AD上一點,AM=2MD,N為PC的中點. (1)證明:MN∥平面PAB; (2)求四面體N-BCM的體積. [解] (1)證明:由已知得AM=AD=2. 取BP的中點T,連接AT,TN,由N為PC中點知TN∥BC,TN=BC=2. 又AD∥BC,故TNAM,四邊形AMNT為平行四邊形,于是MN∥AT. 因為AT平面PAB,MN平面PAB,所以MN∥平面PAB. (2)因為P
28、A⊥平面ABCD,N為PC的中點,所以點N到平面ABCD的距離為PA.取BC的中點E,連接AE.由AB=AC=3得AE⊥BC,AE==. 由AM∥BC得點M到BC的距離為,故S△BCM=×4×=2. 所以四面體N-BCM的體積VN-BCM=×S△BCM×=. 求點到平面的距離(幾何體的高) 求點到平面的距離(幾何體的高)涉及到空間幾何體的體積和線面垂直關(guān)系,是近幾年高考考查的一個重要方向,重點考查學(xué)生的轉(zhuǎn)化思想和運算求解能力. 【例2】 (2019·開封模擬)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且∠DAB=60°,PA=PD,M為CD的中點,平面PAD⊥平面
29、ABCD. (1)求證:BD⊥PM; (2)若∠APD=90°,PA=,求點A到平面PBM的距離. [解] (1)證明:取AD中點E,連接PE,EM,AC, ∵底面ABCD是菱形, ∴BD⊥AC, ∵E,M分別是AD,DC的中點, ∴EM∥AC,∴EM⊥BD. ∵PA=PD,∴PE⊥AD, ∵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 ∴PE⊥平面ABCD,∴PE⊥BD, ∵EM∩PE=E,∴BD⊥平面PEM, ∵PM平面PEM,∴BD⊥PM. (2)連接AM,BE,∵PA=PD=,∠APD=90°,∠DAB=60°,∴AD=AB=BD=2,P
30、E=1,EM=AC=, ∴PM=PB==2. 在等邊三角形DBC中,BM=, ∴S△PBM=,S△ABM=×2×=.設(shè)三棱錐A -PBM的高為h,則由等體積可得·h=××1, ∴h=, ∴點A到平面PBM的距離為. [規(guī)律方法] 求點到平面的距離(幾何體的高)的兩種方法 (1)等積法:利用同一個三棱錐變換頂點及底面的位置,其體積相等的方法求解. (2)定義法:其步驟為:一作、二證、三求.如何作出點到面的距離是關(guān)鍵,一般的方法是利用輔助面法,所作的輔助面,一是要經(jīng)過該點,二是要與所求點到面的距離的面垂直,這樣在輔助面內(nèi)過該點作交線的垂線,點到垂足的距離即為點到面的距離. 如圖
31、,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矩形,PA⊥平面ABCD,E為PD的中點. (1)證明:PB∥平面AEC; (2)設(shè)AP=1,AD=,三棱錐P-ABD的體積V=,求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 [解] (1)證明:設(shè)BD與AC的交點為O,連接EO. 因為四邊形ABCD為矩形,所以O(shè)為BD的中點. 又E為PD的中點,所以EO∥PB. 因為EO平面AEC,PB平面AEC,所以PB∥平面AEC. (2)三棱錐P-ABD的體積V=PA·AB·AD=AB,由V=,可得AB=.由題設(shè)知BC⊥AB,BC⊥PA,所以BC⊥平面PAB,在平面PAB內(nèi)作AH⊥PB交PB于點H,則BC⊥AH
32、,故AH⊥平面PBC.又AH===.所以點A到平面PBC的距離為. 線面位置關(guān)系中的存在性問題 是否存在某點或某參數(shù),使得某種線、面位置關(guān)系成立問題,是近幾年高考命題的熱點,常以解答題中最后一問的形式出現(xiàn),一般有三種類型:(1)條件追溯型.(2)存在探索型.(3)方法類比探索型. 【例3】 (2018·秦皇島模擬)如圖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側(cè)面PAD⊥底面ABCD,且E,F(xiàn)分別為PC,BD的中點. (1)求證:EF∥平面PAD; (2)在線段CD上是否存在一點G,使得平面EFG⊥平面PDC?若存在,請說明其位置,并加以證明;若不
33、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證明:如圖所示,連接AC,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且點F為對角線BD的中點. 所以對角線AC經(jīng)過點F. 又在△PAC中,點E為PC的中點, 所以EF為△PAC的中位線, 所以EF∥PA. 又PA平面PAD,EF平面PAD, 所以EF∥平面PAD. (2)存在滿足要求的點G. 在線段CD上存在一點G為CD的中點,使得平面EFG⊥平面PDC. 因為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正方形, 所以CD⊥AD. 又側(cè)面PAD⊥底面ABCD,CD平面ABCD,側(cè)面PAD∩平面ABCD=AD, 所以CD⊥平面PAD.
34、又EF∥平面PAD,所以CD⊥EF. 取CD中點G,連接FG,EG. 因為F為BD中點, 所以FG∥AD. 又CD⊥AD,所以FG⊥CD, 又FG∩EF=F, 所以CD⊥平面EFG, 又CD平面PDC, 所以平面EFG⊥平面PDC. [規(guī)律方法] 1.在立體幾何的平行關(guān)系問題中,“中點”是經(jīng)常使用的一個特殊點,通過找“中點”,連“中點”,即可出現(xiàn)平行線,而線線平行是平行關(guān)系的根本. 2.第(2)問是探索開放性問題,采用了先猜后證,即先觀察與嘗試給出條件再加以證明,對于命題結(jié)論的探索,常從條件出發(fā),探索出要求的結(jié)論是什么,對于探索結(jié)論是否存在,求解時常假設(shè)結(jié)論存在,再尋找與條
35、件相容或者矛盾的結(jié)論. (2019·長沙模擬)如圖,四棱錐S-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每條側(cè)棱的長都是底面邊長的倍,P為側(cè)棱SD上的點. (1)求證:AC⊥SD; (2)若SD⊥平面PAC,則側(cè)棱SC上是否存在一點E,使得BE∥平面PAC?若存在,求SE∶EC;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證明] (1)連接BD,設(shè)AC交BD于點O,連接SO,由題意得四棱錐S-ABCD是正四棱錐,所以SO⊥AC. 在正方形ABCD中,AC⊥BD,又SO∩BD=O,所以AC⊥平面SBD. 因為SD平面SBD,所以AC⊥SD. (2)在棱SC上存在一點E,使得BE∥平面PAC. 連接OP.設(shè)
36、正方形ABCD的邊長為a,則SC=SD=a. 由SD⊥平面PAC得SD⊥PC,易求得PD=. 故可在SP上取一點N,使得PN=PD. 過點N作PC的平行線與SC交于點E,連接BE,BN, 在△BDN中,易得BN∥PO. 又因為NE∥PC,NE平面BNE,BN平面BNE,BN∩NE=N,PO平面PAC,PC平面PAC,PO∩PC=P, 所以平面BEN∥平面PAC,所以BE∥平面PAC. 因為SN∶NP=2∶1,所以SE∶EC=2∶1. [大題增分專訓(xùn)] 1.(2019·濟南模擬)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為等腰梯形,AD∥BC,AB=BC=AD,E,F(xiàn)分別為線段
37、AD,PB的中點. (1)證明:PD∥平面CEF; (2)若PE⊥平面ABCD,PE=AB=2,求三棱錐P-DEF的體積. [解] (1)證明:連接BE,BD,BD交CE于點O,連接OF(圖略). ∵E為線段AD的中點,AD∥BC,BC=AD=ED, ∴BCED, ∴四邊形BCDE為平行四邊形, ∴O為BD的中點,又F是BP的中點,∴OF∥PD. 又OF平面CEF,PD平面CEF,∴PD∥平面CEF. (2)由(1)知,BE=CD. ∵四邊形ABCD為等腰梯形,AB=BC=AD, ∴AB=AE=BE,∴三角形ABE是等邊三角形, ∴∠DAB=, 過B作BH
38、⊥AD于點H(圖略),則BH=. ∵PE⊥平面ABCD,PE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 又平面PAD∩平面ABCD=AD,BH⊥AD,BH平面ABCD,∴BH⊥平面PAD,∴點B到平面PAD的距離為BH=. 又F為線段PB的中點,∴點F到平面PAD的距離h等于點B到平面PAD的距離的一半,即h=,又S△PDE=PE·DE=2, ∴V三棱錐P-DEF=S△PDE×h=×2×=. 2.(2019·石家莊模擬)如圖,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正方形,且PA⊥底面ABCD,過AB的平面ABFE與側(cè)面PCD的交線為EF,且滿足S△PEF:S四邊形CDEF=1∶3.
39、 (1)證明:PB∥平面ACE; (2)當(dāng)PA=2AD=2時,求點F到平面ACE的距離. [解] (1)證明:由題知四邊形ABCD為正方形, ∴AB∥CD,∵CD平面PCD,AB平面PCD,∴AB∥平面PCD. 又AB平面ABFE,平面ABFE∩平面PCD=EF, ∴EF∥AB,∴EF∥CD. 由S△PEF∶S四邊形CDEF=1∶3知E,F(xiàn)分別為PD,PC的中點. 如圖,連接BD交AC于點G,則G為BD的中點, 連接EG,則EG∥PB. 又EG平面ACE,PB平面ACE, ∴PB∥平面ACE. (2)∵PA=2,AD=AB=1,∴AC=,AE=PD=,∵PA⊥平面A
40、BCD,∴CD⊥PA,又CD⊥AD,AD∩PA=A,∴CD⊥平面PAD,∴CD⊥PD. 在Rt△CDE中,CE==. 在△ACE中,由余弦定理知 cos∠AEC==,∴sin∠AEC=,∴S△ACE=·AE·CE·sin∠AEC= . 設(shè)點F到平面ACE的距離為h,連接AF, 則VF-ACE=××h=h. ∵DG⊥AC,DG⊥PA,AC∩PA=A,∴DG⊥平面PAC. ∵E為PD的中點,∴點E到平面ACF的距離為DG=. 又F為PC的中點,∴S△ACF=S△ACP=, ∴VE-ACF=××=. 由VF-ACE=VE-ACF,得h=,得h=, ∴點F到平面ACE的距離為.
41、 3.已知在四棱錐P-ABCD中,平面PAB⊥平面ABCD,四邊形ABCD為矩形,E為線段AD上靠近點A的三等分點,O為AB的中點,且PA=PB,AB=AD. (1)求證:EC⊥PE. (2)PB上是否存在一點F,使得OF∥平面PEC?若存在,試確定點F的位置;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解] (1)證明:連接PO,EO,CO. ∵平面PAB⊥平面ABCD,PA=PB,O為AB的中點, ∴PO⊥平面ABCD,∵CE平面ABCD,∴PO⊥CE. 設(shè)AD=3,∵四邊形ABCD為矩形,∴CD=AB=2,BC=3, ∴AE=AD=1, ∴ED=2,EC===2,OE===,OC=
42、==, ∴OE2+EC2=OC2,∴OE⊥EC. 又PO∩OE=O,∴EC⊥平面POE, 又PE平面POE,∴EC⊥PE. (2)PB上存在一點F,使得OF∥平面PEC,且F為PB的三等分點(靠近點B).證明如下: 取BC的三等分點M(靠近點C),連接AM,易知AEMC,∴四邊形AECM為平行四邊形,∴AM∥EC. 取BM的中點N,連接ON,∴ON∥AM,∴ON∥EC. ∵N為BM的中點,∴N為BC的三等分點(靠近點B). ∵F為PB的三等分點(靠近點B),連接OF,NF,∴NF∥PC, 又ON∩NF=N,EC∩PC=C,∴平面ONF∥平面PEC, ∴OF∥平面PEC. - 24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煤礦安全生產(chǎn)科普知識競賽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技能鑒定試題含答案
- 3.爆破工培訓(xùn)考試試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察人員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管理人員(地下礦山)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4.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井下電鉗工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生產(chǎn)及管理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 2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檢查考試題
- 1 井下放炮員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測工種技術(shù)比武題庫含解析
- 1 礦山應(yīng)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 1 礦井泵工考試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考試復(fù)習(xí)題含答案
- 1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