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474935 上傳時間:2022-06-08 格式:DOC 頁數:6 大?。?.50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頁
第1頁 / 共6頁
(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頁
第2頁 / 共6頁
(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頁
第3頁 / 共6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名師伴你行)2020高考歷史總復習 課時作業(yè)52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含解析)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課時作業(yè)(五十二) 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作業(yè)時間:  月  日 1.1916年,陳獨秀發(fā)表文章:“吾國年來政象,惟有黨派運動……吾國之維新也,復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黨與在野黨之所主張抗斗,而國民若觀對岸之火,熟視而無所容心;其結果也,不過黨派之勝負,于國民根本之進步,必無與焉。”由此表明他(  ) A.否定黨派運動 B.主張國共合作 C.倡導國民運動 D.厭惡政權更迭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陳獨秀的思想。從材料可知,陳獨秀認為黨派運動沒有發(fā)動群眾,所以不能起到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故否定黨派運動不是對材料的全面表述,故A項錯誤;1916年中共沒有成立,故B項錯誤

2、;據材料可知,陳獨秀認為只有民眾參與到政治運動中才能使各種運動發(fā)揮其改變社會狀況的作用,故C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陳獨秀厭惡政權更迭,故D項錯誤。 2.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內容是民主和科學,但是《新青年》從創(chuàng)刊到終刊所發(fā)表的文章中專門討論民主和科學的合計不超過10篇,而同時期《申報》等新聞媒體和保守派對《新青年》關注的焦點卻多集中于文學革命。出現這一現象說明(  ) A.國民并不關心民主科學的實質 B.新文學是傳播民主科學的載體 C.新文化運動具有形式主義傾向 D.新文化運動的方向發(fā)生了變化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題干中并沒有提及國民對于民主與科學的態(tài)度,故A項錯誤;新文學

3、是傳播民主科學的載體,文學革命推動思想革命,因此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出文學革命是新文化運動的切入點,并非形式主義,故C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新文化運動方向變化是新文化運動后期開始傳播馬克思主義,而題干所給信息無法體現這一點,故D項錯誤。 3.1916年陳獨秀在《吾人最后之覺悟》中指出,要真正實現民主政治,必須依靠全國大多數人的政治覺悟,自覺“居于主人的主動的地位”。這一觀點(  ) A.主張發(fā)動工農群眾進行斗爭 B.說明國人思想解放的必要性 C.與民主革命的思想基本一致 D.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統(tǒng)地位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材料強調的是思想解放,不是革

4、命斗爭,故A項錯誤;材料“必須依靠全國大多數人的政治覺悟”說明國人的政治覺醒的重要性,故B項正確;民主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反帝反封建,材料不能反映,故C項錯誤;陳獨秀是新文化運動的發(fā)起人之一,其思想嚴重沖擊了儒學的統(tǒng)治地位,“推翻了”不符合史實,故D項錯誤。 4.1917年4月,李大釗在《動的生活與靜的生活》中指出,當今不是西洋“動”的文明依靠中國“靜”的文明以濟窮救弊,而是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長,以濟吾靜止文明之窮”。這表明李大釗(  ) A.主張中西文明應相互借鑒 B.主張西洋文明與中國文明平等結合 C.全盤否定中國古代的“靜”文明 D.主張以西洋文明推動中國文明進步 答案:D

5、 解析:本題考查李大釗的思想。材料突出的是中國文明借鑒西方文明,而不是兩者之間的相互借鑒,故A項錯誤;材料只是突出了中國文明借鑒西方文明,并沒有突出西洋文明與中國文明平等結合,故B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全盤否定中國古代文明,故C項錯誤;根據材料“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長,以濟吾靜止文明之窮”可知,其主張以西洋文明推動中國文明進步,故D項正確。 5.1919年10月,沈仲九在《五四運動的回顧》中指出:“前清時候的學生也有做革命事業(yè)的,但他們都是離了學生的地位,而且是個人行動的,若用學生的資格,大家聯合起來,去做關系國家社會的事業(yè),是沒有的?!边@一變化主要緣于(  ) A.學生社會地位的提高 B

6、.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統(tǒng)治 C.新文化運動解放思想 D.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增強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新文化運動。學生社會地位在1919年前后并沒有顯著的變化,故A項錯誤;清政府的統(tǒng)治在1912年就已經被推翻,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可知,新文化運動極大地解放了思想,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fā)展,故C項正確;這一時期,雖然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的確有所增強,但究其主要原因,是1915年新文化運動爆發(fā)的結果,故D項錯誤。 6.從1920年開始,李大釗在北京大學、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等五所大學講授“唯物史觀研究”等課程;1923—1924年,他又先后在北京大學開設“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史學思想史”等課程。這

7、些做法(  ) A.表明李大釗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 B.說明馬克思主義已成為社會思潮主流 C.有利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D.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理論基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1918年,李大釗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率先舉起社會主義旗幟,與材料中“從1920年開始”不符,故A項錯誤;B項不符合史實,故錯誤;材料中李大釗在大學講授“唯物史觀研究”等課程,開設“社會主義與社會運動”等課程有利于宣傳馬克思主義,故C項正確;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奠定了理論基礎”與材料中“1923—1924年”不符,故D項錯

8、誤。 7.1920年,梁啟超說:“歐洲為什么有社會主義?是由工業(yè)革命孕育出來……在沒有工業(yè)的中國,想要把他悉數搬來應用……最苦的是搔不著癢處……講到實行,且慢一步罷?!绷簡⒊?  ) A.質疑否定西方資本主義文明 B.堅持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道路 C.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 D.回歸儒學傳統(tǒng),挽救人類文明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梁啟超是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主張在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所以不會“質疑否定西方資本主義文明”,故A項錯誤;材料主要說明梁啟超認為社會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并沒有反映出他“堅持資產階級維新變法道路”,故B項錯誤;在1919年之后,馬克思主

9、義在中國廣泛傳播,而馬克思主義的歸宿是社會主義,材料表述反映了梁啟超反對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故C項正確;材料僅僅說明了梁啟超認為社會主義不符合中國國情,并沒有提到他主張“回歸儒學傳統(tǒng),挽救人類文明”,故D項錯誤。 8.下表信息表明五四運動前夕,中國(  ) 1894年 中國產業(yè)工人10萬人 1871—1911年 有記載的罷工斗爭達105次 1912—1919年 罷工斗爭達130多次 至1919年 中國產業(yè)工人約200萬人 中國還有1 000萬左右手 工業(yè)工人和店員工人 1915—1920年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短暫春天” A.工人階級政治覺悟程度有所提高

10、 B.具備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基礎 C.階級矛盾逐步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D.初步進行了新型民主政治的嘗試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材料中并沒有對工人階級政治覺悟的提及,故A項錯誤;從1894年至1919年,中國的無產階級數量激增了100多倍,這就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新型無產階級政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故B項正確;材料中并沒有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提及,故C項錯誤;工人階級的數量劇增并不能說明新型民主政治進行初步嘗試,故D項錯誤。 9.十月革命后到五四運動前,介紹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幾種,介紹社會主義的文章寥寥無幾。五四運動后,全國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種,其中相當數

11、量的刊物以介紹新思潮、改造社會為己任,馬克思主義思潮一枝獨秀。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 B.一戰(zhàn)暴露資本主義本質 C.新文化運動解放了思想 D.時局變動激發(fā)新的探索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題干主要論述了介紹新思潮的刊物由少到多這一現象,工人階級在新民主主義革命中的主要任務是領導中國革命,與材料中的現象無關,故A項錯誤;B項與材料中的現象無關,故錯誤;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意義在于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并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發(fā)生,故C項錯誤;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給各國無產階級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條

12、嶄新的尋求解放的道路,中國也不例外,于是出現了“相當數量的刊物以介紹新思潮、改造社會為己任,馬克思主義思潮一枝獨秀”的現象,故D項正確。 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遠在很久以前,我們就能在意大利隨處發(fā)現一種自由人格的發(fā)展……但在13世紀末,意大利開始充滿具有個性的人物。”正是在這種個體精神的鼓動下,人文主義者在文學、藝術、教育、科學等領域創(chuàng)造出無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果。不僅在意大利,在英法等國也有大量受人文主義影響的有個性的人和富有個性的文化創(chuàng)造。1617年英國學者弗盧德(Fludd)在他的著作中置入一幅插圖,取名“完整的自然之鏡和藝術想象”,將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機地包容在

13、一個圓形的圖案里,意謂世界是上帝的藝術品,而人是世界的中心。 ——周春生《論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 個體精神》 材料二 從五四(新文化運動)到20世紀20年代之初,個性解放、個人自主是思想界、文學界的共同關懷。但整體地看,當時感性的吶喊遠過于理性的沉思。此下一直到對日抗戰(zhàn),這期間中國人紛擾不安,大家關心的主要是救亡圖存的問題,只考慮大我,無法顧及小我的問題,更談不到討論小我精神境界的問題了。這是國家的處境所加于思想的限制。傳統(tǒng)有關“個人”或“自我”的觀念因此沒有機會得到深刻的重視和認識。 ——摘編自余英時《中國近代個人觀的改變》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文藝復興時期個體精

14、神的表現,并說明這一精神所產生的影響。 (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新文化運動時的“個人自主”與文藝復興時的“個體精神”的不同,并分析新文化運動后“個人自主”未能彰顯的原因。 答案:(1)表現:注重人格的自由發(fā)展;注重個性的文化創(chuàng)造;認為人是世界的中心。 影響:有利于打破基督教會的精神束縛;推動了個人冒險精神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展;促進了科技文藝等領域的創(chuàng)新;導致了個人主義和私欲的泛濫。 (2)不同:新文化運動時的“個人自主”是西方思想影響的產物,而文藝復興時“個體精神”是基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再認識;文藝復興時期的“個體精神”是為擺脫宗教的精神束縛,而新文化運動時倡導“個人自主”是為了

15、反對專制政治。 原因:“個人自主”缺乏理性的實踐;民族危機強調集體意識;沒有根植于對傳統(tǒng)文化中“自我”觀念的挖掘;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集體輕個人思想的影響。(任答三點即可)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就思想文化的新舊嬗遞而言,戊戌前后是一個新蕾茁長的時期。無錫人裘廷梁創(chuàng)白話報,提出了“論白話為維新之本”的主張。他列舉白話文的八益:一曰省日力,二曰除矯氣,三曰免枉讀,四曰保圣教,五曰便幼學,六曰煉心力,七曰少棄才,八曰便貧民,并“一言以蔽之曰:文言興而后實學廢,白話行而后實學興”?!簡⒊肮P端常帶感情”的新文字風靡一時……其傳布之廣泛實在是超邁前人的。在新思想突破舊思想的時候,

16、新文體也突破了舊文體。 材料二 新文化運動在除舊布新過程里所體現出來的這種破和立的具體同一,在白話文運動中表現得尤為顯著。以白話取代文言,并不僅僅是一場反對文言文的文化運動,而且還是一場深刻的雙重意義上的語言革命:一方面改變了傳統(tǒng)的書面語,使書面語與口語統(tǒng)一起來,從而克服了傳統(tǒng)語言的內在分裂;另一方面重建了全新的文學語言,使文學內容與形式之間獲得了內在的和諧與統(tǒng)一。語言的變革并不僅僅是形式的變革,它與思維相聯系,因而又是一種思維層次上的變革。以清晰、精確的白話取代言約義豐的文言,其實質乃是以精確性、嚴密性為特征的近代思維方式取代帶有模糊性特點的傳統(tǒng)思維方式。 ——以上材料均摘自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 的新陳代謝》 圍繞材料,結合中國近代史的具體史實,自擬論題,并就所擬論題進行闡述。(要求:明確寫出論題,闡述須史論結合) 答案:示例 論題:新文體與思想解放。 闡述:材料表明,維新派人士認為舊思想與文言文密切聯系,主張借助白話文宣傳維新思想,在社會上造成較大影響;新文化運動前期,激進的民主主義者為徹底批判封建思想,倡導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使中國知識分子受到了民主和科學的洗禮。 總之,新文體是傳播新思想的有效載體,近代中國的思想解放需要使用新文體。 - 6 -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